这其中,作为相对奢侈的品类,香水也被一些商家盯上了。最近,360化妆品网小编就注意到这样一则处罚消息,具体情况如下:去年年底,上海左右化妆品有限公司在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的情况于其经营场所开展化妆品(香水)小样分装活动,通过自行采购注射器汲取、填充至自行采购的香水小样瓶内并贴上自行打印的简易标签,将所谓的正装香水制成小样。
除了上述的生产,该公司还明目张胆进行销售,据了解,其销售的主要阵地是拼多多店铺“左右香水欧洲直采试香店”,当中,39种香水均是自行分装而成,售价在20元以内。幸好,到了今年六月底,这些违法行为终于停止了。
最终,该公司被判没收相关物品,并被罚了5万元。
实际上,经营香水分装小样的商家并不少,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这门生意是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但这种现象仍然很常见。
这是为什么呢?在小编看来,主要还是因为市场有需求。以学生党为例,他们的生活费有限,应该很少有人会买正装,考虑的是经济实惠;而对于追求新鲜感的消费者来说,小样则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用来做测评也相对划算。
无疑,现在这一市场是有点混乱的,真真假假,品质难辨。不过,这类商家的经营模式并不是长久之计。
一方面,《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46号)》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配制、填充、灌装化妆品内容物,应当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另一方面,《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化妆品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内容真实、完整、准确。例如应当标注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全成分以及使用期限、使用方法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等。
总之,将经营分装香水视为“发家致富”的路子,显然已经很难走通了,在这里,小编建议商家们还是早日转变思路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