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的三四线市场,几年间造就了一批乡镇强势店。它们大多开店较早,在黄金时期逐渐壮大,在当地市场拥有了不小的份额,在并不残酷的竞争中顺利存活,目前或多或少都有超过三家直营店。这些乡镇店称得上是在蜜罐里成长起来,当地消费者比较认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口碑品牌,造就了他们十足的信心——已经做精做透本地县镇,未来要往地级市扩张开店。但不少店数年未变经营管理模式,同时面临扩张、盈利停滞的困惑,乡镇强势店发展步入瓶颈期。
《洗涤化妆品周报》在走访山东安丘、胶州等县城,发现这些曾经辉煌的乡镇强势店却在玩花俏的陈列、传统的动销,显见店内不与时俱进的经营管理。这些乡镇店老板目前面临发展路上信心与困惑的左右为难阶段。
“花俏”的老式陈列
走访几处县级乡镇或地级市郊区,见到大大小小的化妆品乡镇店,有三个关键词可以简单描绘对这些乡镇店的初印象:正红色的门店招牌、门口大批量的洗涤用品、原价19.9元现价9.9元,简单说就是:喜正红色、洗涤品类比例大、价格优势。
那就从乡镇店的品类及陈列开始说起,最明显的是突出洗涤类与日用类。某专营店直接在进门位置陈列洗衣液,打出POP标语“特价9.8元”,主要是吸引顾客进店。同样做法的还有另一家专营店,同时还在门口摆放着一简易桌子,直接堆放洗涤类产品(如洗衣液)和日用品(如牙刷)及少部分面膜(有容园美)。相对比定位是城镇店的潍坊润莎奈儿、烟台恒美,城镇店品类以名品居多、品类丰富,其中美妆工具有一定占比,洗涤类产品比重小,而乡镇店几乎看不到美妆工具的陈列柜,一般是同指甲油类产品扎堆陈列。“根据市场消费者需求,调整店内的产品比例,乡镇店具体明显的特点,同城镇店相比没有谁是谁非,但是乡镇的发展不足之处,就是在陈列细节上不够重视,显得花俏和俗气。”一位乡镇店店老板说。
这几点的陈列细节,透露出乡镇店在陈列与管理上没有积极应对的心态。乡镇店老板们一面对自己拥有当地忠诚的消费者而自信满满,一面是缺少与时俱进的心态,管理还不够规范,诸多还是处于价格战,陈列也比较随意。
乡镇店面临新挑战
胶州国际名妆,目前有三家店,几年内开店速度快,加上当地竞争对手不明显,胶州市场广阔,所以很快赢得很多年轻女性的欢迎。但是坐稳位置之后老板也开始有新的顾虑“辐射范围有限,营业额上升缓慢”。这也是诸多乡镇店主们的心声。
经过几年集中发展,乡镇店的份额渐渐趋于饱和。一来,乡镇消费水平相比城市不高,消费者保养意识并不强,洗涤品等基础品类在不少市场还占据主流;第二,乡镇顾客流量固定,流动性差,发展几年后难在客源上有所突破;加上交通日渐便利,乡镇顾客去城区购买十分方便,造成客源流失。
乡镇强势专卖店发展步伐停滞,同时人员、物流等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店主们开始寻求突破,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区域扩张,扩大辐射范围、刺激销售额。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向跟上扩张步伐?开更多的店,还是做好目前的管理,精细化管理现有的化妆品,又面临如何调整及整合的新问题。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乡镇店应当积极求变,在当地商圈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乡镇店的老板则需要转变经营思路,积极求变,多做“走出去”的尝试,多对一些城市多考察学习,在产品结构、经营、促销、服务方面取经。
未来乡镇店如何发展?是走连锁化、加强加盟合作,还是专注产品内部优化,细化到陈列让产品自己说话,或是改善商圈环境,增加门店时尚感和专业度,这些都是乡镇店老板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