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8月29日,联合利华广州全品类生产基地奠基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顺利举行,据悉,联合利华共投资了16亿元用于该项目建设,是企业十年以来在中国最大的一次投资项目。在疫情蔓延,许多企业都在缩小规模节省支出之时,联合利华却逆风而行,倾囊16亿元继续加码中国市场,在令人钦佩的同时,也为中国化妆品行业带来了信心。
中国市场仍受重视
联合利华此番落子广州,势必有其深刻的谋划。广州是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在广州建立生产基地,能够有力推动联合利华对整个中国市场的布局。
同时,广州在交通枢纽网络和产业布局,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方面都有极强的优势,凭借着众多的区域优势,联合利华还能将该生产基地打造成企业在中国的出口中心,供应海外市场。
当然,联合利华此番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事实上,近年来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并不如意。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联合利华营收2030亿元,同比增长14.9%,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出现了个位数的下滑。
即便如此,联合利华依然没有失却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此前,联合利华还在中国市场上线了首个高端男士护肤品牌EB39,这是联合利华在中国首发的第一个轻奢男士护肤品牌,也是第一个AI算法推动配方研发品牌、第一个元宇宙艺术家护肤品牌。
不只是联合利华,资生堂中国独家出资的资悦基金在8月份曾斥资近亿元,领投了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公司创健医疗A轮融资;高丝集团也计划加速推进黛珂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增设17个黛珂专柜。
在广州之前,联合利华就已经在东部长三角、北部京津冀地区、西部四川眉山经济新区分别布局大型生产基地,如今在南部中国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利华也已安下据点,形成了较完整的中国市场供应链矩阵,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
“碳中和”与智能化成主流趋势
对于广州的新生产基地,联合利华强调了“碳中和”与“智能制造”的理念,并计划大范围布局太阳能发电系统,减少工厂运营的碳排放。这其实也正是当下化妆品企业建立新工厂的重要理念,除了联合利华之外,许多其他的美妆企业新工厂也都在往这两个方向发展。
在“碳中和”方面,国产化妆品生产品牌芭薇、珀莱雅、欧诗漫、彭氏、福瑞达、广东悦瑞、西西艾尔、佛山新喜乐等企业均已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光伏发电用于生产中。
广州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在低碳绿色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这与联合利华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在能源成本愈来愈高的今天,减少能耗,绿色经营本来就有利于工厂的长远发展,并且,控制碳排放也属于企业应尽的社会职责。
至于“智能化”,是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之下企业的必然走向。在互联网时代,一家工厂的自动化水平将直接决定其供应链的效率与价值,这也是未来工厂的基础和门槛。
国产企业芭薇为了进一步实现工厂的智能化,将5G覆盖新园区,并计划利用AGV(智能搬运机器人)运输,取代部分人工搬运,用中央调度系统取代人工指令,采取APS智能排产,生产工艺中运用全自动灌装,包装,协作机器人参与工序运作。
相信联合利华的广州新工厂,也将为化妆品行业的“智能制造”提供新典范。
抗风险能力来源于供应链
这几年疫情的冲击,让许多化妆品企业都措手不及,同时也令他们意识到该如何加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疫情导致的物流受阻对企业的供应链影响非常之大,如何更好地规划企业的供应链仓网,便成为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的关键。
在广州的生产基地建成后,联合利华于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布局将会更为均衡。除了联合利华之外,许多化妆品企业在后疫情时代都开始深入反思全国仓网规划的灵活性。不少国内外化妆品企业,均纷纷在全国各地新建或者收购工厂。
后疫情时代,供应链愈来愈成为化妆品企业的关键竞争力。因此,联合利华在此时此刻花费16亿元建立一个强大的生产基地,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对于其他化妆品企业来说,除了上海广州等重要区域之外,其他地方也需要布局生产基地,以完善供应链格局。
疫情之下,化妆品行业发展受阻,人人自危,但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应该就此失去信心,迎难而上,探寻出路,才是化妆品企业应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