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胃肠息肉,看中医?看西医?
手术切除息肉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在息肉变得体积大或有恶性征象的情况下,直接切除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使病变迅速消失,而且切除的息肉可进行活检,以完全确认其良恶性质。
但手术切除并不是万能的。许多病人无法手术。例如,刘慧敏主任以前就遇到过一个病例。患者胃壁上有许多息肉,就像蟾蜍皮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切除的话会对胃粘膜造成严重损害。
病人抱着试试的态度找到了刘慧敏主任。他想看看中医能做些什么。结果还是很好。健脾、祛结调理了三个多月。复查时未发现息肉,随访后无复发。这其实是中医的优势之一,虽然治疗时间较长,但能从根本上解决胃肠道息肉易复发的问题。
很多来刘慧敏主任这里的胃肠道息肉患者,都是复发了两三次。息肉是切了又长,总是反复,患者不但要承受昂贵的手术费用,而且耗费了大量时间,复发时还非常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尝试中医治疗,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息肉的问题,从而真正做到一劳永逸。
调理脾胃就不能吃肉?错!
中医药治疗胃肠道息肉,关键是解决息肉的根源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是脾虚。如果能很好地调节脾胃功能,息肉复发的可能性就会显著降低。事实上,除了息肉,胃肠道疾病背后还有很多问题,其实也和脾虚有直接关系。
调理脾虚不仅仅是药物治疗。我们吃的很多东西都有健脾的作用。例如,山药、茯苓和薏苡仁,还有许多肉类也是健脾的好食材。
一些朋友可能会说,吃肥甘厚腻的食物不利于脾胃,这怎么能吃呢?确实如此,但肥甘厚腻不能等同于所有的肉。
肥是指肥肉和脂肪含量高的肉,腻是指油炸食品,这两种食物吃得太多会损害脾胃功能。但适当地吃一些瘦肉、鱼肉和鸡肉,少用油烹饪,比如蒸煮,对身体就很有好处。
常见鱼类巧制作,也能发挥食疗效力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鲫鱼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鱼类。事实上,它在食疗领域也很有名。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对脾虚厌食引起的胃痛有调理作用。
制作鲫鱼药膳的经典方法是将药材藏在鲫鱼腹部,然后与鱼一起烹调,使药物渗入鱼体内,吃肉喝汤,具有食疗作用。
例如,《吉林中草药》记载了这样一种药膳方法,就是将三粒紫豆蔻磨成粉末,放入鲫鱼腹部,用适量的辣椒、陈皮、生姜烹调。这是一种开胃消食的食疗之法。
另一个复杂的方法是用2克吴茱萸、2克胡椒和10克桔皮,一起放入一个纱布袋里,然后将其填充到鲫鱼的腹部。将50克姜片放在外面,用普通洋葱、盐和黄酒调味。
准备好后,在锅里蒸半小时,就可以吃了。吃鱼的时候记得把药袋从鱼肚子里拿出来。蒸鲫鱼是一种温胃药食,对脾胃虚寒型腹痛腹泻有一定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