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导购的工作做长了,自然也就有经验了,对进店的顾客也就有一定的判断识别能力。顾客进店短短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以内,导购通过衣着打扮、神态举止、沟通内容等,就迅速将顾客类别或是进店目的进行分析,以及价值等级评判。
对于价值等级较高的,自然是发自肺腑的热情接待;对于其中一些价值等级较低的,也就是没有采购意向及能力,或者说今天没有采购意向的,自然也就不怎么待见了,简单应付几句(您自己慢慢看……),甚至还会不理会,差不多相当于屌丝逛奔驰4S店的待遇……
当然了,老板可不这么认为,毕竟,进店的都是客,没准这些看起来不打眼的顾客群里,隐藏着一个大客户呢。或者说,人家今天不买,不代表明天不买啊。所以,老板往往会要求导购对顾客要一视同仁的接待。但是绝大多数导购可没上升到这个战略高度,毕竟层级越低,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越简单,眼光长度也就越短:“没准我下个月都不干了,这些顾客即便今后有采购能力,关我什么事。”
对于老板来说,对于进店的顾客都要一视同仁的热情接待,是必须要做到的,但直接要求营业人员来照此执行,未免有点强人所难。所以,得要有点策略,引导导购逐渐提升对所有顾客的接待态度。
一、设定主题词
就一句话:“对进店的所有顾客都要高看一眼”,也就是要在认识上主动拔高对顾客的价值认定。
二、为什么要高看一眼?
对今天有明显采购意愿及能力的顾客,自然要高看一眼。但是,对于一些明确没有意愿和采购能力的顾客为什么也要高看一眼呢?
1、今天不买,不代表明天不来买。
2、自己不买,不代表不推荐别人过来买。
3、换个角度来看,进店的顾客不捣乱,就算是帮忙了,能对进店的顾客有个安抚,也是在减少安全隐患,减少那些因为受到冷遇而负气离店的顾客,四处去散布针对本店的负面言论。
4、表明上看起来价值不大的顾客,也许同时也去过其他店,也许被其他店的导购冷落过,到了我们的店,若是能热情接待,这对比感一下子就出来了,人一感动,产品的问题,品牌的问题,适用度的问题,乃至钱的问题也许都是能克服的了。
5、也许这个顾客压根就没采购可能,但顾客家里有个帅气的小伙子,而导购今年正值花季……没准就是未来的公公婆婆来逛店啊;即便这个进店的顾客不太像有个帅气儿子的,但没准他们家亲戚有呢……
6、总而言之,所有进店的顾客都有价值,这个价值不一定是体现在今天的采购上,而是从体现方式和时间作用点这两个角度来说,都是多元的。
三、如何让导购高看客人?
讲道理不复杂,可道理转换成执行力,并且是持续执行力,这中间就得要有利益来起到链接和推动作用了。
1、对导购的考核模式可以考虑进行一些调整,从纯粹的销量结果考核型,改为过程和结果并存的考核模式。例如增加对所接待顾客的信息收集情况(即是通过向顾客询问需求信息及联系方式等信息,来间接评价顾客的满意度),或是增加对导购的顾客接待量方面的考核计算标尺,通过这些考核标尺的建立,也就是告诉员工,不仅仅是销售金额有考核有奖金,就连接待的顾客量,以及所接待的顾客满意度也有考核和奖金。甚至,在某些特定阶段(新店开张时),考核比重更多在顾客的接待量和接待质量上。
2、首接持续分红制
对于导购首次接待的顾客,无论该顾客今天是否有没有买东西,即纳入该导购的个人范畴。不但这个顾客所购买的商品有奖金,并且是这个顾客介绍其他人过来买东西,也算这个导购的,若是某个导购所属的老顾客来买东西时,是其他导购接待的,仍然获得一定的奖金分成。
这就有点像传销体系中的下线机制,一旦是你的下线,终身都是你的下线,并且是下线所发展的下线,都将是你的下线。当导购所积累的这些顾客数量越来越多时,自己也不会轻易离职了。毕竟,这一走,积累了这么多的顾客资源就全没了。
四、技术上的对应辅导
当导购将某些顾客设定为低价值顾客之后,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方面也许没有那么好的控制力。顾客是很敏感的,对顾客好一点,也许顾客没感觉,但是,若是有一点点轻视,却是能迅速感觉出来,也会迅速识别出来;尤其是底气不足的顾客更敏感,感觉立马不好,也许会随即转身离去,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来了。
这里就需要对导购进行相关的技术辅导,首先通过考核内容的调整,让导购在心里首先建立对顾客的多元价值认定习惯。然后再导入相关的自我控制技术,也就是在面对传统意义上的低价值顾客时,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接待方式等方面应该有那些控制办法,这并不要求店里对这些低价值顾客有什么实际上的付出,只是在态度语言方面的方式调整,让顾客的感受要好一些。
五、具体的高看方式
除了导购自己在心里对顾客要高看一眼。同时,还得要顾客能感觉到,到这个店里逛逛,被店里的营业人员高看一眼。
对于顾客来谁,现在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采购自己的所需,也是在花钱买一种自己喜欢的需要的感觉和氛围。再有,绝大多数顾客对自己也有一定的拔高,认为自己在见识、能力、思维方式等等方面,与一般人是不一样的……当然,若有其他人也能当面认同这一点,那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对于导购来说,要想迎合顾客对自我的拔高,对应的办法不复杂,提前多准备些各种类型的高帽子,对于进店顾客免费大派送:
1、称赞顾客具备专业水准,比我这个导购看商品还到位。
2、主动询问顾客是不是有高大上的职业,诸如军官、政府官员、艺术家、教授等等。
3、说顾客身上有种独特的气质,用语言还不好表达……(99%的顾客听了心里狂笑不止)。
4、在店里设置一面细长全身镜子,有一定的拉伸效果,矮胖子站在镜子面前也会变得高大挺拔,顾客的感觉会好很多。
5、若是这顾客气质不行,长得也不行,既没有英武之气,也没有学儒之风,那只有“另辟蹊径”了,小声地问一句:“您是××局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