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是城市发展与市民消费高度结合的产物,商场的细节可能是对某些主题最好的暗示和象征。前一阵,记者探访了辽宁鞍山市场,随意在鞍山商圈走访就可以品读出一股零售业大战的气息。
鞍山火车站旁边的英国TESCO集团的乐都汇熠熠生辉,沿着站前街往东南方向直走能走到市政府,铁东区二道街以东、五一路以南就是老字号的“井”字街,这里几乎包揽了鞍山人日常的全部购物需求。记者不但看到国泰百货、百盛、四隆广场、银座、景子街商品城,还有大商新玛特、凯特地下购物广场。商圈不断扩容,每天鞍山人在这里来来往往,逛商城、品小吃、上下班,这里连接了鞍山商业的过去和现在。
鞍山站前商圈是铁东区的商业中心,有老口碑的四隆集团,有新进驻的大商集团。鞍山人无人不知四隆集团,“发家于鞍山”、“鞍山人的骄傲”、“最有钱的集团”、“鞍山老大”这些是鞍山市民赋予它的封号,如今这个“地头蛇”也开始遇到“外来入侵者”了。
鞍山人的四隆情
鞍山是三线城市,却驻扎了诸多零售商业巨头,其中最为中流砥柱的四隆集团,曾占了鞍山零售的半壁江山。
四隆集团主要分布的是服装、手机、餐饮店。名流化妆品店老板黄爱驹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化妆品店主要集中在四隆广场、景子街附近,比如我们名流,还有百合、亿莎、屈臣氏等化妆品店,那一带是鞍山的黄金地段,人流密集,年轻消费者购物的主要聚集圈。”
在“井”字街,记者看到了赫赫有名的四隆广场、景子街商品城,这里几乎成为鞍山人购物的标志建筑。当地市民告诉记者,四隆广场、景子街,还有什么四隆大厦、某某房地产背后的大佬是四隆集团,它从早前的建筑企业转型为商业企业,总资产有数亿,鞍山当地人都认得这个“老企业”。
记者了解到,2000年四隆广场正式开业,当时给三线城市的鞍山带来了时尚的购物环境,解决了大批人的就业,补充了当地政府的国税。现在已经形成了四隆和景子街的零售商圈,知名度和财力节节上升,加上四隆老总的爱心事业,鞍山人对四隆集团有道不明的情怀。
四隆广场、景子街商场在鞍山耕耘了十几个年头,成立之初呈现的姿态是“社区平价商场”,赢得了鞍山人的追捧。发展至今也面临一个最大难题就是门店老化问题。
大商集团“搅热”鞍山
“从目前来看,在四隆广场内没有能够数得上的大牌化妆品牌,商场一层,设计是较为宽敞的广场,不同百盛、新玛特一层密集化妆品专柜。而景子街商城一层主要是经营流行饰品、服饰、化妆品店。”当地一位化妆品店老板告诉记者,部分国际一线品牌和本土一二线品牌在百盛、新玛特都能找得到,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专柜争奇斗艳,有迪奥、Sisley、GUERLAIN、雅诗兰黛、兰蔻、梦妆、OLAY、自然堂、珀莱雅等品牌专柜。
这个土生土长的百货超市基本是以零售食品、日用品、百货为主,商铺的设置传统简单,营销方式相对老旧成为目前发展的难题。
初识四隆广场、景子街商场,从商场设备、形象、品类品牌上就能感受到本土商场的劣势,跟不上时代节奏。传统的经营模式跟不上新型超市卖场的节奏结果会怎样?对鞍山这块肥肉别有用意的大商集团进驻,是否意味着“狼来了”?
大商集团(上市公司)发家于大连,中国最大的百货商业集团之一,据消息透露,2013年,大商集团销售突破1500亿元,业态丰富,旗下新玛特、千盛、麦凯乐、大商超市、大商电器、大商网等,构成大商零售主业的立体格局。
2007年,大商新玛特进驻鞍山,看中了鞍山不断增长的GDP,还有当地消费者对品牌、时尚的理性选择。新玛特注重服务,地下停车场配备完善,商超购物设备齐全,品类品牌齐全,它标榜的“一站式”百货卖场的经营模式,全面覆盖了衣、食、行等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大商集团善于“本土化”,它不存在一些外资企业对东北市场不熟的情况,运作零售上懂得差异化经营。大商集团集约化的管理、大规模品种互补凸显了大巨头的优势,同时还进行多方位宣传及促销,也培育了一批潜在的顾客。
“四隆集团占着鞍山重要商业区,有占着茅房不拉屎的感觉,四隆广场里面什么杂牌子都有,新进的商场品牌丰富一点、购物环境再好一点就能把它比下去。”鞍山一位不愿具名的代理商开玩笑说,这或许是百盛、新玛特近几年在鞍山异常火爆的原因。
商场上的博弈永无止境。除了大商集团打破了四隆集团原有在鞍山的优势外,还有外资超市从来没有停止对鞍山市场的觊觎。新型的乐都汇、华润万家只是前哨。
鞍山商业的活跃,吸引洋超市和大商集团大举进入,一定层面上可以看出鞍山消费市场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土生土长的本土百货或商品城分销市场存在太多“软肋”,给“外来者”留下的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