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三家店就有一家门店在亏损”,对连锁经营而言,这无疑是整个行业的缩影。2014年,倍智人才发起的“连锁行业门店增长潜力调研”,涵盖全国60多家连锁企业近5000家门店的店长和店员的意见。
调研结果显示,除了企业系统性的改革和行动之外,门店业绩提升的矛头都指向了一线店长的岗位能力。那么,如何提升店长能力呢?倍智人才的观点是,店长能力的提升,“选”比“育”更重要。结合过往对店长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及与企业的交流探讨,倍智总结出目前中国连锁企业对门店店长能力提升存在的三大误区,看看你中枪了几条?
误区一:强调培训,忽视招聘选拔。
一说能力不足马上想到培训,这是企业人才能力建设的思维惯性;但是绞尽脑汁花样频出的各种培训方式都用过之后,效果仍不理想,问题的根结很有可能是在于并没有挑选对的人。以内部选拔为例,选拔那些合适的人放在储备店长的位置上,做得好可以上,做不好淘汰出局,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机制,把有意愿成长有潜力的人挑选出来,这批人甚至不需要你花费多少培训资源就会自己拼命长起来,这就是选拔机制的作用。
误区二:强调绩效,忽视匹配。
“学而优则仕”,中国传统人才选拔的观念就是以偏盖全的典范,同样,在大多数中国连锁企业门店选才中也存在“绩而优则仕”的现象,某个店员销售业绩好就提报当店长, 绩效优秀是选拔的条件,但并不是绩效优秀就盖过一切。倍智的观点是,人才选拔,重在匹配。具体来说我们认为选拔一个合格的店长需要考虑:有没有好的学习能力,具不具备作为店长的能力素质要求,个性特点如何能否与团队较好的搭配,情商是不是足够,以及价值观是否和企业要求匹配。
经过大量企业门店店长能力测评结果和绩优门店店长访谈发现:优秀店长通常都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在个性和价值观上与团队、公司能较好的匹配,在个人的情绪管理和理解他人方面有较好的展现。
误区三:强调岗位技能,忽视能力素质。
麦克利兰的冰山理论研究告诉我们,知识技能是产生高绩效的基础条件,能力素质是产生高绩效的决定因素。在中国连锁企业中,很多企业对门店店长的选拔培养仍然更多强调技能、经验等“硬条件”因素,如果能更多地增加对“软素质”的考量,会对店长的选、育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那么,店长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软素质呢?
我们认为,一名优秀店长同时需要扮演好一下四种角色:门店营运能手,卓越执行先锋,终端业务专家和团队塑造者。因此,店长选聘需要有针对性地树立一些能力素质要求和标准。
三大误区,你中枪了几条?无则加勉,有则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