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称移动应用营销费用创出新高,其数据指出,2013年应用开发者每获得一位忠实用户(即使用一款应用至少三次以上的用户)的营销成本,已经从2012年的1.3美元增加到1.62美元,尽管2013年移动应用的下载量也创下了新高记录,但相比营销成本的增幅,下载量增幅已经开始下降。
这对于那些上马或将要上马移动APP项目的企业似乎不是什么好消息。然而,对于实体零售企业来说,上线APP真的就是完成移动电商或者说是所谓的O2O布局了吗?
数据显示2013年淘宝“双11”,手机客户端单日活跃用户达1.27亿,有近1/3的交易是通过手机完成支付的,总支付额突破113亿元;而易迅的“双11”微信专场的全天下单量也达到了8万。
这样的效果也让各家满意,那么实体零售给消费者的使用理由是什么呢?过去的会员卡还是一时的优惠促销?优惠促销在电商的低价面前似乎压力山大,会员卡的粘性早已没有微信朋友圈的一条转发和点赞有效。
相比国外消费者,中国的消费者的忠诚度更差,如果消费者喜欢某款产品完全可以通过社交入口进入(例如微信),或者是支付入口(支付宝)进入,毕竟在商品同质化异常严重的今天,为了一个洗衣液下一个家乐福移动客户端,再下一个永辉超市的APP太麻烦了。
上线APP的天虹、金鹰、中央商场等百货,品牌相似度超过了50%,那么消费者为什么为了一件衬衫去下载无数个程序呢?不管如何,给顾客一个下载并使用你的APP的理由才是重点。所以阿里巴巴瞄准了支付和高德地图,以及最新推出的移动餐饮APP淘点点,都是希望获得更多的消费者数据,而腾讯则押宝微信,利用点对点数据谋求发展。
因此,在笔者看来,电商合作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他们有消费者点赞,可以为自己省去了前期导流的工作,专心做好商品和服务才是重点。在变革的洪流面前,并非要去抵抗,融入其中再牟利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