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旁氏位于北京市通州家乐福店内的专柜已经不见了,转而在化妆品专区的货架上销售。家乐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旁氏内部工作人员都在传旁氏正在退出中国市场,原来旁氏专柜的工作人员也已离开,十多天没来上班了”。
在屈臣氏,旁氏产品也面临下架的危机。在屈臣氏的旁氏产品区,记者发现有多款旁氏产品的价格标签上标注上了黑色实心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标注黑色实心点的产品表示快要下架了,且下架后不再有该品牌新的产品供应。记者统计了一下该区域的旁氏产品,包括乳液、面霜等产品共有26种,而标注实心点的产品有13种,也就是说一半的旁氏产品面临下架。记者询问旁氏产品下架的原因,工作人员表示旁氏产品不太受年轻人喜欢,销量不佳。
记者又致电旁氏专线客服人员,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旁氏产品在销售渠道上正在进行专柜销售到货架销售的转变,有的城市已经开始执行了,各城市以及各专柜实施的具体时间不确定。
2008年,联合利华不惜重金签下汤唯,意在借汤唯这个既本土又国际化的明星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在中高端护肤品市场长驱直入。当时业内普遍认为,在旁氏的广告内容中加入了汤唯在《色·戒》中的造型和场景,故广告开播不久也被“叫停”。
同年,旁氏“七日寻回真爱”的广告内容也遭到炮轰,被迫撤下。接二连三的广告事件让旁氏元气大伤,旁氏的品牌之路再遇难题。
而品牌营销专家高剑峰则认为,旁氏市场品牌太单一,“中国整体的日化消费层次是在往上走,旁氏定位大众品牌,没有跟上中国消费者的步伐,这样就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其实卡尼尔、小护士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以后单一的化妆品品牌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将呈萎缩态势。总体来看,现在市场不断细分化会把顾客分流,同时,随着国产品牌的兴起,国外品牌一家独大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