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行业经常讲到的一句话是渠道为王,随着专营店在化妆品渠道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化妆品专营店的发展瓶颈也随之而来。是标准不够?还是人的问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中国俗语亦有“孤掌难鸣”,“独木难成林”之说。怎样才能突破化妆品连锁店的瓶颈,成功复制单店,百花齐放?《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洛阳色彩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锐。
据《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的调查,很多化妆品门店发展到3-7家就很难再进一步扩大,遭遇一定瓶颈,这是什么原因呢?对此,朱锐认为,很多人说7、8家店是一个瓶颈,因为刚开始的两三家店,管理主要靠人,基本以夫妻店为主,在可掌控范围之内。当店数不断增长,这时候就要靠你的模式和标准化来管理。所以说,如果要开连锁店,最开始就要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标准化,这个标准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容易复制;二是要适合当地的生活和购买习惯;三是要适合整体管理。
打个比方说,我们开的店,有的是30多平方,有的是100多平方或者200多平方,每个点的面积都不一样,这种店就很难标准化。
首先,品类标准很难打造。30多平米的店上的产品品类和200多平米的数量也不一样。包括员工和店长的薪酬制定都很难把握。
所以一句话,要想连锁好,标准要趁早。刚开始就要从经营模式、产品品类、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一定的标准化。不能说绝对的标准化,基本上的标准若形成,当你开到20、30家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同开2、3家店一样轻松。
另一方面,如果想突破门店发展瓶颈,从开第一家店起,就要注意后台建设。也许前期,后台人数在员工中的占比过高。为什么呢?因为纵然前期店数不多,后台所有的岗位却不可或缺,少一个人,店面运营管理就会出问题。很多店老板觉得后台和前台的人数不成正比,其实大可不必为此焦虑,只有把后台建设好了,标准化才更容易形成。到后期,随着店面数量和前台人数的不断增多,后台的岗位增加却趋于减少。因此,后台建设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只有前期从采购、物流、培训、人员引进机制等各方面都形成标准,后期的发展才会突破瓶颈。
对于很多化妆品专营店反映,当他们试图复制优秀门店时,在执行过程中总发现很难的问题,朱锐表示,优秀门店有它的特殊性。他说,最优质的门店一般而言是不具备复制性的,是不容易复制的。相较之下,在同一个专营店系统比较大众化的店则相对容易复制,这涉及到选址的问题。比如说色彩的新都会店,我从来不拿它作为标准去考核,因为它地处洛阳市顶级商圈,从人流量及各方面,在洛阳很难找到第二家,不具备普遍性。而更多门店的选址则是在次类商业圈,并非商业中心,在选址上更易被复制。在这种具备普遍性的门店里把标准化建设起来,更具复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