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10年被化妆品行业称为专营店的“黄金10年”,不少资深专营店老板提起那段时光,仍然念念不忘:“那是一个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的年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光”。没有大型的商超,没有疯狂的电商,专营店在二三线城市如鱼得水。
但从2008年开始,吉之岛、乐天超市、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国际连锁零售企业纷纷宣布,加紧扩大在中国的开店规模,本土的大型商超也不示弱,二三线城市一时成为零售业争夺的热土。长期扎根在这里的化妆品专营店的“好日子”眼看就到了头。烟台恒美化妆品连锁总经理孙锡财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从2008年商超渠道下沉后,他们就明显感觉到竞争压力。而这一压力随着时间游走越来越大。
记者不久前曾走访过山东日化市场,在那里,即使是县级市,乡镇这样的地方,也是商超丛立。银座商城、利群商厦、华联商厦等连锁商超稳稳地掌控着这一地域的日化市场。在与他们的抗衡中,专营店有很快败下阵来转寻其他出路的,也有一路高歌成为区域“霸主”的。商超PK专营店,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谁又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呢?
商超下乡 专营店是喜还是忧?
哲学中讲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商超下乡对于专营店来说究竟是威胁还是机遇?业内也是众说纷纭。但专营店首先要明白商超下乡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寸土寸金,商超开辟市场必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而且这里的日化市场已经接近于饱和,消费者有着明确的消费习惯和目标,要想进一步发展很难。
但毫无疑问,商超下乡会对专营店造成影响。正如一个专营店店主所说,在小县城里,流动人口本来就不多,化妆品消费市场相对也比较固定,多一种渠道,其实就是多了一个“分食者”。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和逐渐被教育成的“一站式”购物习惯,超市大卖场更受青睐。“购物环境好,品类多,产品可信度高,这都是我们所不能比的。而且商超综合性的特点也增加了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机会。毕竟进商超买东西的人不会只奔目标商品而去,在逛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交易。”春风伊曼化妆品连锁店的郭海伟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
可商超也不是万能的。有业内人士认为,商超成本高,进场费用、店庆费、条码费、堆头费、人员管理费、广告费、扣点等等一系列的费用,成为不少品牌进入商超渠道的“拦路虎”。潍坊市千姿苑连锁店总经理刘晨指出,由于百货、商超等进场费用高,国产品牌几乎很难盈利,他所代理的品牌从前年已开始外撤。实际上能够进入商超的品牌多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实力,但相比专营店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乡镇地区,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还没有那么强,消费能力也没有预期的那么高,更多情况下,还是需要美导进行引导。商超的品牌优势在这里就得不到显现。
在众人看来,专营店胜过商超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所能提供的服务。化妆品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还有附加的服务,教消费者用产品,帮他们做美容等等,这些都是商超所不能给的,但对消费者却是致命的“吸引力”。
而商超的介入对于专营店未免是件坏事。专营店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很多陋习正在凸显,商超的出现,恰好阐释了“鲶鱼效应”,让已经习惯了“闭着眼数钱”专营店老板意识到了危机,开始研究起新的经营模式。
短兵相接 双方扬长避短
商超下乡二三线市场已经成为事实,它不可避免与长久盘踞于此的专营店展开正面竞争。既然“恶战”难免,如何在交锋中占得上峰就成为双方都要考虑的事了。
对手尽管来势汹汹,但是专营店也不能自乱阵脚,端正心态,冷静分析形势才是上策。在烟台牟平区,尽管有着振华、家家悦、华联等多家大型商超,但专营店依然是这里的“主人”。这是因为,早期牟平并没有多少商超,专营店迅速占领市场,经过一番竞争和市场磨合后,等到商超大规模进入时,专营店已经在群众中形成影响。“这么几年做下来,我们品质和信誉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商超尽管有多种优点,但人总是念旧的,她的习惯变不了。”牟平小小化妆品城总经理姜绪辉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
业内人士指出,专营店尽管在综合实力上无法跟商超抗衡,但是它有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专营店自能找到自己的出路。专营店在二、三线城市经营时间长,比新进的商超更加了解当地市场,并已培养出固定的消费群体和一定的顾客消费习惯,专营店若能在这时,把握住品质大关,完善专营店的品牌形象建设,对终端管理进行统一规划,一定能扩展顾客数量,稳定目标消费群,提升销售业绩和盈利能力。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日化专营店的服务是它最大的优势,在商超由于各种原因还无力涉足这一块时,不妨将它做得更好些,把专业线上的美容院融合进来,取长补短,形成新的化妆品零售服务业态,像是小小化妆品城和百信都拥有大规模、专业化的美容院为专营店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专营店发展了10年,即使没有商超的冲击,也到了改革的时候,单一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它的发展需求。差异化竞争不是喊喊就行,要落到每一个细节上去。雅丽洁模式也好,屈臣氏也好,可以模仿但不要照搬,要加入自己的特色。促销固然能够撬动终端,但是实施过程中要明白自己的目的。
专营店遭遇商超,虽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刀光剑影,但是短兵相接,还是一场恶斗,交战双方优劣势都很明显,谁能笑到最后,就看谁能坚持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