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资生堂先后12次委托物流公司向海关申报进口维生素C葡糖苷,申报商品编号适用关税税率为4%,但实际上这些货物的商品编号应适用6%的关税税率,并且需要提交进口药品通关单。
01 申报不实,资生堂漏缴税款超18万
经上海海关核查,资生堂在此期间进口的维生素C葡糖苷总量达9500千克,申报价格总计168341475日元(约合人民币820万元)。
由于申报商品编号不实,这些货物漏缴税款共计187002.48元,其中漏缴关税165488.9元,漏缴增值税21513.58元。
上海吴淞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相关规定,对资生堂作出罚款85000元的行政处罚。
02 全球关税风暴冲击美妆行业
资生堂此次受罚并非孤例。2025年4月以来,全球贸易环境持续动荡,化妆品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普遍关税,引发全球贸易战。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所有报关进入中国的美国进口化妆品无一豁免。一瓶到岸价格200元的美国眼霜要比过去多交168元的关税,大幅增加了进口成本。
雅诗兰黛、科颜氏等依赖美国本土生产的品牌面临两难抉择:要么涨价转嫁成本,但可能被欧莱雅、资生堂等竞品取代;要么将生产线转移至第三国,但短期内难以实现。
03 危机中的机遇与国产替代加速
关税风暴虽然带来了挑战,但也为中国本土品牌带来了发展机遇。
高盛报告指出,关税政策间接推动中国消费者转向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国货品牌。2025年第一季度,巨子生物等本土企业GMV增长显著,部分归因于进口品牌涨价后的替代效应。
国内化妆品企业早已着手打造特色“中国成分”。贝泰妮依托云南特色植物开发青刺果提取物等多种自研成分;谷雨发掘了中国传统植萃美白成分光甘草定;欧诗漫从天然珍珠蛋白中提取小分子多肽类物质[citation:6。
华熙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法量产透明质酸,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使该成分不再依赖进口。云南白药集团开发的云南重楼皂苷相较于进口欧洲七叶树提取物,不仅成本更低,而且本土资源丰富。
广州白云美湾研究院集群专家认为:“中美关税战对美妆行业的冲击,本质是一场供应链效率与创新能力的较量。关税导致的进口原料成本压力,反而加速了国产原料替代进程。”
全球贸易环境风云变幻,雅诗兰黛、科蒂等美妆巨头已表示将提高产品价格以应对关税影响。
而资生堂的这次罚款事件,更像是一个缩影:企业需要在全球贸易中更加注重合规经营。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美妆品牌正抓住机遇,加速原料自主研发和品牌升级,逐步打破国际品牌的市场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