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水质问题,大部分水产品都可能会遭受污染,一些网友甚至调侃道:“24号之后,我和海鲜就不指定是谁吃谁了。”据悉,日本此次排海的核污染水中含有氚、锶-90、铯-137、钴-60、碳-14等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后将增加患癌风险,导致人体骨骼病变等。其中,氚流入海洋被海藻吸收,形成稳定的有机流,被海生动物消化,最终可能会走向人类的餐桌。
日本此次行为,让一众中国消费者开始恐惧海鲜。而事实上,不只是海鲜,还有一些用于制作化妆品的海洋原料也会受到影响,例如海藻、鱼子、海茴香、珍珠蚌等。24日核污染水排海事件之后,中国海关总署即时发布公告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包括海洋原料。
由此看来,日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可能将遭遇前所未来的打击。
面对这样的紧急状况,不少日本化妆品品牌都纷纷站出来“自证清白”。例如资生堂官方旗舰店便向消费者诚恳表示:“我们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请您放心使用。”苏菲娜也表示:“我们产品产地在东京,目前苏菲娜工厂所在地区均未出现过异常。花王工厂内环境以及所使用的原材料,对生产设施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监管确保产品,确保产品可以安全使用的。”
即便如此,这些日妆品牌在近日依然出现了诸多消费者退货的现象,因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事件,已经对所有的日妆品牌都造成了几乎不可逆的形象损害。
生产化妆品用的水和海洋原料,是消费者普遍担心会受核污水影响的两大项。而一些专家则表示,日本化妆品用的水不用过度担心。原因是,生产化妆品用的水有三个基本要求:淡水、经过二级反渗透系统的净化、紫外线消毒。在专家们看来,排放到海里的核污水短期不会影响淡水。
而对于海洋原料的安全性,则取决于品牌方对原料检测的严格程度。即是说,一些中小型日本化妆品品牌的产品安全性依旧是不可完全相信的,尽量不购买日本化妆品将成为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事实上,这两年正是日本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关键时期。疫情中以及疫情后,日本化妆品在中国市场均出现了下滑的状况,以日本品牌资生堂为例,根据其财报披露的数据,2018年以来,资生堂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速基本处在下滑趋势,2022年甚至还同比下降了6%。
2023年,重启元年,正是一众化妆品品牌重振旗鼓的关键时期,这对于日本化妆品品牌来说也不例外。然而,谁也没想到,日本竟会闹出如此荒唐之事,连带了一众日妆品牌一起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