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8月份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8.74亿元,同比增加10.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9亿元,同比减少29.46%。
可见,无论是第三季度、前三季度还是上半年,丸美的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此外,360化妆品网小编还注意到,其股票也出现跌停。2019年上市之初市值达370亿元,但现在已蒸发240亿元,市值在百亿之间徘徊。
究其原因,小编总结出以下三点。
其一是线上渠道开拓较晚。事实上,线上早就成为销售的重要渠道,只是疫情之后表现得更为强劲,但丸美似乎没有及时吃到红利,直到2019年,其线上收入才首次超过线下。
不过,从丸美的发展历程来看,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经销为主、直营为辅向来是他们惯用的销售模式,其中的经销模式多以日化专营店、百货专柜、美容院等线下渠道为主。
加之在上市之前,丸美在全国的经销商就有近200家,另外还有1.5万多个零售网点。值得一提的是,业绩最好之时,这些线下渠道的收入能够占总营收的90%。
在这种经营模式之下,要转型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只是去年疫情为这一切按下了加速键。具体表现为:深耕天猫、唯品会、京东等电商平台;布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电商;构建微信小程序等社群电商等等。并且还舍弃代运营,亲自成立团队运营“丸美天猫旗舰店”。
可惜,对比同行,丸美的线上卖货能力还是差了些。
其二是产品平均售价下降。原材料、包材等多方面的涨价缺货对化妆品行业造成影响,众所周知,现在正是利润一降再降的时候,可是丸美为什么还要选择降价?
对此,丸美作出的解释是,眼部类产品平均售价下降原因主要系公司拓展线上直播渠道,配赠力度加大,导致产品平均单价较上年同期下降。
但小编认为并没有这么简单,小编从丸美官网获悉,不止眼部类,护肤类、洁肤类的平均售价也在今年7-9月同比下降,只是幅度没有眼部类大。放眼望去,如今与之竞争的对手多得不能再多,或许正是“形势所逼”,丸美才会出此下策。
其三是营销费用一再上升。美妆品牌商重视营销,早已不是新鲜事,像完美日记就常常被吐槽“重营销轻研发”(见360化妆品网:inktype="text" imgurl="" imgdata="null" data-itemshowtype="0" tab="innerlink" data-linktype="2" wah-hotarea="click" hasload="1"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color: rgb(87, 107, 149);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cursor: pointer;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完美日记“透支”,国产彩妆又不行了?)。
小编发现,丸美倒不至于轻研发,但在营销方面也是大出手。数据显示,丸美上市前每年用于广告宣传类支出只有两三亿。2020年,丸美销售费用骤增至5.64亿元,截至2021年三季度,丸美股份的销售费用已达4.84亿元,同比增长28.7%,快要赶上去年全年的水平,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值也达到42.5%,比2020年升高10个百分点。
可见,丸美在营销方面确实是在紧跟脚步,投入的资金也是不小。
话说回来,丸美还是具备一定实力的,相信这么多年的路不会白走,正如广告词“弹弹弹,弹走鱼尾纹”那样,说不定,未来又会因为什么再深得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