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莲主任观察到,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治疗中会有反复的现象,特别是伴有中重度肠化生的患者,就算是病情得到了控制,肠化生有所逆转,但是在仍有症状的情况下中断用药,相当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情加重,乘胜追击才是正确的治疗态度。症状是体内脏腑发出的警告,就算是没有器质性病变,也应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对于普通胃炎甚至是消化不良的病人来说,及早干预可以避免或者减缓发生器质性病变。

张美莲主任分享近日接诊一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生的病人。患者两年前曾因“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化生”就诊,辨证治疗数月后复查胃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生,治疗比较满意,临床症状如胃胀、胃脘不适、食欲不振、两胁隐痛等症状皆有改善。后因故中断治疗两年,复查胃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生”而再次求诊。当时刻下:胃脘不适、耳鸣、大便黏、食欲不振、眼睛视物模糊、眠差、双下肢发凉。脉细弦,舌红稍暗,苔厚干。为肝气郁结、肝脾不和之证。治用疏肝潜阳,调和脾胃、补气行气之味,前期重在疏肝。二诊睡眠改善、眼睛视物模糊改善,双下肢发凉改善,胃脘部仍有不适,大便黏,食欲改善不明显。脉细稍弦,舌红苔白稍干。在前方基础上加重健脾,减轻疏肝力度。
张美莲主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时,强调前期疏肝与潜阳,中后期主要是调和脾胃,根据病人的虚实来辨证用药,后期多以补虚为主,加强补气与行气相结合,调补肾阴肾阳以滋胃阴。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先天不足加上后天调养不足,特别是一些患者加上外邪(幽门罗螺杆菌感染)入侵可能会较早患病,治疗这类患者时应该先把外邪清除,张美莲主任在临床中也常鼓励一部分幽门罗螺杆菌感染水平较高、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先快速清除细菌,后期用纯中药治疗,巩固脾肾,促使肠化逆转。
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张美莲主任非常重视修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尤其重视心理因素在脾胃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是难症,中医治疗起来需时较长,过程中有反复,这要跟患者事先交待清楚,让其有心理准备同时也要鼓励他们树立治疗的信心,医患相互支持和信任是治疗的重要保证。对治疗抱有乐观情绪的患者自觉症状也会比悲观的患者轻,而乐观的情绪与病情的好转一般成正比,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考虑到病情的反复或者是治疗需时较长,张美莲主任并不鼓励频繁复查胃镜,建议至少个月复查一次,中重度的患者可以适当延长复查的时间间距。如果是病情较轻的患者,治疗周期短,可以在症状消失后三个月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