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迅教授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同时兼任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及上海市眼科医院执行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委;全国眼底病学组组长。曾入选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获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及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计划等。多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教育部科技奖,所带领的团队荣获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众多荣誉。
许迅教授毕业至今始终工作在眼科第一线,基础扎实,刻苦好学,勇于创新,医德高尚。在本次培训会上结合个人的从医经历,将自己在项目研究的整个探索过程中所收获的挑战和遇到的困难与大家一一做了分享。

许迅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病理性近视已成为成人致盲的主要原因,近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近视度数越高,原则上来讲越看不清楚,300度以下称为低度,300-600度称为中度,高度是600度以上的。近视会造成生活的不方便,还有我们很多专业的受限制。如果一直发展到病理性的近视,情况就比较严重甚至会导致失明,因此近视防控十分重要。

随后许迅教授介绍了儿童青少年视力损伤及近视防控现状和相关研究。包括积极试点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干预促进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想要有效地预防近视,要关注八个方面。
第一,每天要户外活动2小时,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近视眼的发生,“目”浴阳光。
第二,遵守3010规则,每隔30-40分钟要休息10分钟,不能持续用眼。
第三,不要过多的玩手机、电脑、游戏机,单次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每天不宜超过1个小时。
第四,读写坐姿要准确,小朋友们都知道的“一尺、一拳、一寸”要严格遵守,不建议学龄前的孩子就写字。
第五,要在良好的视觉环境下用眼,这个请大家注意。
第六,保障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七,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发现视力下降要及时的去到医院进行正确的验光和矫正、配镜等。
第八,不要让眼镜超期服役,镜片看不清楚会加重近视的发展。
为青少年儿童建立了屈光发育档案,互联网信息化近视防控体系建设。
许迅教授特别指出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非常重要。如果7岁的孩子视力是1.0,没有远视储备,不能证明他的眼睛未来是一直正常的。所以,要求小孩子有比较好的远视储备。通过屈光发育档案可以了解到近视的程度和发展快慢,还可以了解其他的一些眼病。屈光发育档案在治疗、检查的时候,里面记录包含的视力、屈光度和眼周的长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许迅教授对大家说道:“到目前为止,近视是没有办法治愈的,因此,预防近视发生、防止近视度数快速增长,对于预防近视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目前,我国小儿眼睛的问题越来越普遍,近视成为我国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眼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近视的一大特点那就是,一旦发生了就不可逆转,所以治好近视眼是办不到的。特别是在低年龄阶段发生近视眼的孩子,更容易变成高度近视眼,导致视力损伤,甚至老年以后因此失明。
因此在最后许迅教授也在培训会上呼吁更多的力量加入到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上来,一起为提高青少年的眼健康水平和国民整体健康素质不懈努力。许迅教授表示,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任务非常艰巨,他期许,能够从0岁开始就开展覆盖近视全周期的、高品质的视觉健康服务,医防协同,早日看到近视眼发病率、患病率下降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