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冠心病的治疗,西医一般是采用扩张血管的药,病情严重的进行搭桥手术,个别血管堵塞的进行介入治疗,也就是做支架。
133万个支架,有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冠心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在75%以上,或伴有严重心绞痛或心梗时,需要进行心脏支架介入手术。《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介入手术915256例,平均置入1.46枚支架,全年支架数估计为133万枚左右。但放了支架后并不是一劳永逸,后续的养护、抗凝、保养,都是很复杂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冠心病的问题。

支架并非万能!危险也并未解除!
其实,在植入心脏支架以后,很多人还会有一些并发症,比如胸痛、不适感等等,这都是它的弊病。美国就有一个报道,说当地有一个病例,他是心脉的多支血管病变,为了解决问题,先后多次放支架,最后累计起来放了67个支架,但最后还是堵了!所以,虽然心脉支架可以快速缓解症状,但是支架本身还会再次堵寒。所以,治疗冠心病的关键是避免血管堵塞。
其实,心血管病到了需要放支架的程度,只是多害相较取其轻,“没办法的办法”。有病变的血管好比有淤泥的管道,安装了支架后仅仅是疏通了堵塞的管道,患者身体内的大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原有的血脂异常、血管内皮损害以及其他一些致病因子,都不会因为安装了支架而改变。尤其是对于一些存在多处动脉粥样斑块病变的患者来说,冠脉支架植入术只能解决部分斑块脱落造成的局部血管堵塞或血管狭窄问题,并不能全面解除病变造成的威胁。这就是许多患者术后再次出现狭窄、病情复发的原因。
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有没有用武之地?
怎么办?除了西医的治疗外,祖国传统医学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医治疗是根据病人整体的情况,进行整体调理。临床上辨证,我们要看患者有没有气虚、有没有血瘀、有没有气滞、有没有阳虚的症状等等,进行辨证施治、综合治疗。有很多冠心病人,用西药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比如气短、乏力、胸闷、憋气,这些症状改善不了,对于这些病人,中医治疗就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中医治疗冠心病由来已久。有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有降脂降压,有补阳益气、扶正补虚、祛邪通脉、活血通脉等等,方法很多,临床疗效比较明显。由于“脉不通”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所以“通”法是治疗的基本法则。
中医治疗冠心病,有哪些具体方法?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真心痛、觉心痛、胸痹等范畴。因此在临床中首先要辨别它是哪一型,分型施治。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本虚标实之症。本虚是气、血、阴、阳皆虚了,标实包括淤血、气滞、寒凝和痰湿。在治疗中首先要补益气血,同时活血化瘀、理气化痰降浊、活血通脉。
如果患者出现胸痹心痛背后疼。舌质暗、紫色、脉象涩我们辩证为淤血阻络型,在治疗中应该活血化瘀,通常用血府逐瘀汤来加减。如果患者是属于气滞血瘀型,他的临床表现是胸疼、后背疼、左胳膊疼,通常是和情绪有关系(生气了就发作,心情好一点就没有症状了),在治疗上应该理气活血、化瘀通脉,等等。
冠心病突发梗,有哪些危险信号?
一、喉咙痛:心脏与喉咙是依靠同一神经连接的。一旦心肌出现缺血或者缺氧的情况,连接心脏的神经就会受到损伤,就会导致喉咙疼痛。所以冠心病患者如果喉咙会痛,应注意会是心梗的征兆。
二、上腹痛:急性心梗突发,冠状动脉血急剧减少,导致缺血缺氧。上腹就会疼痛。冠心病患者出现上腹疼痛的时候,很可能是心脏神经受到损害导致的,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断。
三、偏头痛:心脏和头部神经都连接到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失衡,血管就会发生痉挛,从而影响头部血管神经。因此,出现偏头痛可能是患有心梗这一潜在疾病。
四、下颌疼痛和牙痛:一旦人体心肌部位缺血、缺氧,便会分泌出酸性代谢物,这种代谢物会刺激交感神经。从而引起下颌疼痛和牙齿疼痛。患者会感到胸闷头晕,严重时候会出汗晕倒。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早就医,避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