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0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后,中国首票中韩自贸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即在青岛口岸顺利通关。
当日上午11时17分,青岛流亭机场,一批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凭中国贸促会青岛分会为其签发的《原产地证书》从青岛海关顺利通关出口,“乘坐”KE846航班飞往韩国仁川。
这批货物意义特殊——这是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由中国发往韩国的第一票通关出口货物。“按照相关规定,仅这批出口货物就能为我们降低税费两万多元。”该公司副总经理董胜吉难掩脸上的兴奋,“按照安排,费用的降低会直接回馈到韩国客户,从而为公司争取更大市场销量。”
“我国对韩出口的货物一直以来主要以低端制造业的商品为主,此次出口的智能机器人是出口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具有较高技术附加值。在协定实施后,这些货物进入韩国的关税税率由8%降至零,有助于企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青岛海关工作人员分析道。
据中国海关初步预测,根据2015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量静态估算,实施首年,中韩自贸协定项下约有260亿美元中国出口货物、200亿美元韩国出口货物在对方享受关税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