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目前正在中国宁波举行。来自中东欧国家的特色产品纷纷亮相,让中国人对这些遥远的国度有了直观而感性的认识。中东欧国家希望向中国出口更多产品,也盼望中国投资参与当地经济建设。
捷克的水晶,波兰的琥珀,罗马尼亚的红酒……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的1号大厅,这些来自遥远的中东欧地区的产品,让众多参观者开了眼界。举办这次经贸投资博览会,是中国总理李克强去年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达成的一项共识。这次来华寻求商机的中东欧企业接近200家,涉及食品酒水、化妆品、家居用品、工艺饰品等行业。很多展商是第一次来中国。
一家拉脱维亚食品制造企业带来了口味独特的黑麦面包和糖果、曲奇等产品。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斯考格斯说,他们非常希望开拓中国市场:“我们的目的是寻找产品代理商。借助电商渠道销售产品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也希望能找到做互联网销售的企业合作。”
在克罗地亚展台前,记者偶遇了81岁的该国前总统梅西奇先生。作为博览会的特邀嘉宾,他为本国的红酒产品做起了“广告”:“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红酒在中国挺有名,但克罗地亚的红酒要好得多。这次,克罗地亚厂商就带来一些红酒做推介。现在有很多中国人出国旅游,我希望他们到克罗地亚欣赏美丽风光!”
事实上,这两年来,已有眼光独到的中国商家将目光锁定了中东欧地区产品。在宁波中东欧特色产品展销馆内,人们花10多块钱,就能买到原产自中东欧国家的饼干、牛奶等产品。宁波帝加唯达贸易公司专营波兰特色产品,总经理张荣告诉记者,中东欧国家的农食产品符合欧盟的高标准,但价格却比西欧产品便宜不少,“举个例子说,1升的液态奶,国产的是10块钱左右,进口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的产品在15—20块人民币之间,来自波兰的进口牛奶价格只有10块人民币左右,它的品质和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随着经贸交往不断密切,去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6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规模已达到了50亿美元。在塞尔维亚、马其 顿、黑山等国,中国企业相继参与实施了桥梁、公路等大型基建项目。这些国家希望引进更多的中国投资。黑山副总理兼社会信息和电信部长拉佐维奇表示:“让我高兴的是,黑山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北公路建设项目,在中国合作伙伴的参与下已经实施。我们鼓励黑山企业向中国出口产品,也欢迎中国公司到黑山投资。”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任鸿斌对本台记者表示,中东欧地区的地理位置重要,在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下,双方合作有望深化:“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东欧国家)积极响应,这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这些国家对中国资本的需求比较大,这会促进产业产能方面的合作。我们要把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走出去的思路在这个地区落实。”
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日前表示,中方将鼓励企业赴中东欧国家开展投资、并购等活动,并通过双边投融资合作框架,为投资和项目合作提供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