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美国股东权益律师事务所Johnson&Weaver.LLP宣布,该公司正在对聚美优品及部分公司高管是否违反美国联邦证券法进行调查。
Johnson&Weaver的调查,旨在确定聚美优品发布的关于公司业务、前景和供应商的声明,是否存有虚假及误导行为。今天,聚美优品股价在纽交所常规交易中下跌0.90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跌5.63%,报收于15.08美元。
NO.2、成本4元卖百元 家族造假玉兰油买通售货员进专柜(广州日报)

昨日,东莞市公安局高埗分局通报破获的一起假冒名牌化妆品制假售假案。该案涉及的是一个家族式的制假售假团伙,专门仿冒雅诗兰黛和玉兰油,味道、色泽和质感几乎和正品无差,甚至连商标持有人公司的管理人员一时也难辨真伪。团伙通过买通专柜售货员为手段,将假货打进超市专柜销售,销往上海、湖南、湖北、浙江等省市。经初步统计,该团伙涉案金额约2000万元。此案为公安部督办案件,目前仍在扩线侦查中。
NO.3、全国首个日用品现代物流品牌创建园区落户山西(山西日报)

记者12月9日从太原市质监部门获悉,日前,太原市民营区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全国第一个日用品现代物流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园区。据了解,太原市民营区将利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日用品现代物流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园区创建工作,使园区内物流企业在参选“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上获得优先权。
NO.4、青岛海关查水客,查出一堆韩国化妆品(青岛早报)

为加大对“水客”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青岛海关年底前在各旅检口岸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期间青岛海关共查获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983起,其中立案查办“水客”走私案件65起,案值14.56万元,涉税4.08万元。据悉,“水客”多将走私物品分散给旅客携带入境,且携带物品多为手机、化妆品等,其中,韩国化妆品十分抢手。
NO.5、广西开发完成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新广西网)

广西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开发完成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并实现与国家总局化妆品不良反应信息采集无缝对接。据介绍,广西成功搭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平台,实现了广西全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在线上报和评价,并采用中国国家总局新制定的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版本,实现与中国国家总局化妆品不良反应信息采集无缝对接。
NO.6、直击巴西“唐人街”圣诞市场:中国化妆品畅销(中国新闻网)

圣诞节将至,巴西各地迎来了购物高潮。如往年一样,素有“唐人街”之称的圣保罗市“3月25街”成了巴西人购物的天堂,前来购买中国商品的顾客络绎不绝,华人生意十分红火。在巴西的店主告诉记者,“巴西女人很爱美,平时很注重打扮,所以中国的首饰品、化妆品在这里都很畅销。”
NO.7、大卖场业绩入“寒冬”便利店是救命稻草?(重庆商报)

关店,裁员,业绩增幅下滑……近年来,超市大卖场业态正面临困境。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百强企业中大型综超和超市业态的销售额整体增长仅为8.7%,而便利店则以18.2%的增幅在整个零售业中位居榜首。与此同时,一直致力于大卖场业态的家乐福、麦德龙等外资超市巨头也开始涉足其他零售领域——便利店。
NO.8、【副刊】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