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这些成绩,燕子洗化的负责人赵延鹤却只是一再强调这都是过去的,令《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惊讶的是,他言明:未来五年,日化行业都不会有很大的发展。一位在“老日化”,何以会有如此悲观的想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电商与直销业的处处夹击
提起专营店的难处,赵延鹤直言受到了电商和直销业的巨大冲击。在他看来,从消费人群上划分,新时代的年轻消费人群以及低消费人群均被网购所吸引,网购既方便又低价,相同的产品,线上打5折,线下根本做不到;加上如今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偏远的乡镇也能送货上门,专营店难以与之竞争。而高消费人群又被美容院抢夺。客源不断被分流,还在专营店消费的,就剩下坚守老传统的客户了。
赵延鹤认为,目前,电商渠道已经占据大约20%的市场份额,未来还会不断增大。而直销业凭借强大的市场攻击力,对顾客的一对一、单对单地进行销售突破,也占到日化份额的5%左右,在种种夹击下,像赵延鹤的燕子洗化类型的专营店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一般来说,专营店的反击是以体验式销售为切入,做电商不能做的事情,但赵延鹤却认为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并不好,在专营店辟出专门的地方做顾客体验,往往成为了品牌商的宣传阵地,对店内的实际销售情况并无帮助,客户很可能在体验过后还是会上网购买产品。
尽管业内一直以屈臣氏、莎莎等大连锁作为模范,认为日后专营店的发展会朝着这个方向走,但赵延鹤却不以为然,“中国日化店往往把屈臣氏、莎莎作为一种楷模,实际上这种看法都是错的,因为李嘉诚已经抛掉了屈臣氏的股份,这就看到了屈臣氏对中国日化未来的看法,但是我们的民族商家还将屈臣氏看作楷模,我认为这就麻烦了。”
被忽视的专营店渠道
“其一,日化企业把电商看得太重要了,忽略了终端客户,失去市场的基层宣传;其二,对代理商只给产品销量的压力,却没有做好监管。”赵延鹤说到,在电商和直销业的夹击下,专营店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恰恰是这样,日化企业对专营店的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
尽管电商渠道发展势头正猛,但专营店提供的服务体系以及在长时间内建立的客情关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被取代的,在国外品牌已在商超、电商领域取得一定成就时,本土品牌更应重视以及充分利用专营店渠道的优势,把市场销售的突破点放在服务上,与专营店取得双赢。
但在电商的日化份额不断扩大的今天,品牌商往往对电商倾斜,给予电商更多的优惠和支持,导致专营店失去竞争的本钱。另一方面,日化企业对代理商的监管,赵延鹤认为还是未到位的,特别是助销物料监管这一点。有部分代理商做网上销售,为了增加销量,就将厂家的赠品放在自己网店里面做促销了,没有将赠品礼品下放到终端,造成客户流失。
深种“民族品牌”情结
尽管对日化行业的未来发展并不看好,但赵延鹤对民族品牌有很深情结。像合作了13年的环亚集团,从前店后院模式的不谋而合结缘,做环亚的全国试点,到如今代理环亚的所有品牌,赵延鹤一直深深信赖环亚,尽心尽力做好每一场活动,参加每一次品牌会。
燕子洗化店里主要销售民族品牌,占到95%,而国外品牌仅占5%。“我从事化妆品行业这么多年来,就一直坚定着这个信念:一定要做民族品牌,只有坚持做民族品牌,才会在中国,在我自己的民族里面立足和发展。”民族情,这种情怀不由自主就从心而生,对于赵延鹤而言,这不仅仅是他与民族品牌共同奋斗18年的深厚情谊,更是他对民族品牌腾飞的强大信心。
当被问道为什么对民族品牌这么有信心时,赵延鹤颇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完善和沉淀,民族品牌的质量和经营会有一个飞跃,而且国家政策也会对民族品牌倾斜,鼓励支持其发展,到那时,民族品牌扬眉吐气必定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