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广东省食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化妆品注册备案有关执行问题的函》有关事宜的通知,与此同时,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发布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过程中相关细则,根据细则,美白化妆品特证化管理进入“圈养”时代。
新规的实施,对于那些化妆品企业而言,面临着大洗牌。
根据当前的市场现状,美白类产品占中国护肤化妆品市场的份额高达30%,新规让那些中小企业想要挤入美白类市场难度变得更大。而对于那些大企业而言,则是它们大施拳脚的好时机。
最先看到市场先机的当属宝洁旗下护肤品牌OLAY玉兰油。7月21日,OLAY招募10位行业内的专业人士齐聚北京,在宝洁北京研发中心正式开启28天的美白测试体验活动,让大家切实体验到OLAY的美白效果。7月23日,OLAY发布《中国美白白皮书》,从行业、产品、市场等角度阐述了什么样的美白产品代表中国消费者需求,及最具潜力的美白品牌等问题,引发业内强烈关注。
同样面对挑战,立白旗下专注美白26年,凭借“8倍白”、8重新生、美白BB霜等优质美白产品建立了良好口碑的高姿品牌最近也动作频频,不可小觑。据高姿品牌负责人介绍,针对国家提出的2015年6月份执行美白产品须持证上市这项新规,高姿美白国际护肤研发中心早就向有关部门递交了申请。
此外,高姿预计在2015年1月份推出两大美白特证系列,累计达25个美白产品,力拔美白头筹的决心可见一斑。据悉,到2016年品牌30周年之际,高姿美白特证产品更是增加到70个,这么多数量的美白产品,势必会引起美白市场的格局变化。
说回那些中小企业,由于准入门槛的提高,不少企业瞄准时机选择在新规出台前上市产品。据了解,今年顶级护肤品牌HR赫莲娜推出全新菁华美白系列,全球高档美容化妆品牌ARTISTRY雅姿也推出光感焕白系列,而兰芝、YSL圣罗兰、LA MER海蓝之谜、DHC、欧珀莱等品牌也是相继于近期上市了美白类新品。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为规避政策而提前上市的方法看似暂时躲过风险,但从长远来看,美白类化妆品的管理明显从严,还是得靠取得美白特证来寻求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