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在三月份宣布关闭其盐城、重庆等地的大卖场,同时又宣布将其在全球的小型业态新开门店数量增加一倍。作为零售大鳄,沃尔玛举动无疑是风向标:在零售业放缓的背景下,“小而美”正逆势上升。
莎莎在香港以低廉的价格和齐全的货品备受追捧,然而当莎莎想把在香港的成功复制到内地,这种“大而全”的商业模式却表现出了水土不服。对此,2013年6月,莎莎发布在内地局部的战略调整: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美”的精品概念店模式。
而在内地的化妆品连锁店中,以小而美取胜的也为数不少。很多连锁化妆品店老板表示,论坪效和投入产出比,绝大多数的小店都完胜大店。大店关乎形象,而大多数的小店才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张煜东:大店更多是战略考虑
河南省夏邑县碧云天总经理张煜东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目前碧云天一共有60多家店,其中有十几家直营。目前最大的店有150多平米,位于夏邑县最繁华的的商圈人民路,而绝大多数的店则是60-80平米的“小而美”店。
张煜东表示,碧云天在大小店的策略上依据竞争激烈程度来分,在竞争激烈的核心商圈,比如人民路开大店;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区域开小店,提高投入产出比。大店品类齐全,形象好,名品多,定位相对高端;而小店更多的以特色和服务取胜,在产品结构上,名品占比相对较低,店面租金等成本也相对较低,利润空间更大。当周围同时有很多家化妆品店,竞争激烈时,消费者会更趋向于选择大而全的一站式购物,这里品类丰富,选择空间大。但同时,张煜东表示,论坪效和产出比,大店却未必有优势,拿一家150平米的店来说,若想月坪效达到2000元,每月的销售额须达到30万元,这对绝大多数的化妆品店来说,并非一个可以轻易问鼎的数字。
张煜东告诉记者,大店更多的承担了一个化妆品连锁机构“形象大使”的身份,它或许利润微薄,但是大店能提高连锁专营店的影响力和品牌形象。比如,一说到碧云天,当地消费者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夏邑县人民路这家宽敞明亮,服务专业的旗舰店,这种印象使得消费者建立对“碧云天”这个连锁店品牌的信任,以后去其他的碧云天店消费就会放心。大店更多的是为树立形象,建立口碑,而小店却承担了更多盈利的责任。
彩莎:将“小而美”做到极致
提到国内“小而美”的化妆品店,实在不能不提彩莎。彩莎目前有21家直营店,其中18家属于顶级时尚商圈的shoppingmall店,所有的店都在10-30平米之间,其中以彩妆为主的独特定位更是在竞争激烈的武汉化妆品市场杀出了一条差异化大道,而彩莎连锁机构8000——10000元的月坪效和50%左右的毛利率更是超过屈臣氏成为业内化妆品店坪效的标杆。
彩莎总经理张晓峰表示,化妆品店讲求坪效和投入产出比。彩莎最开始专注做彩妆是源于彩莎创始人牟燕个人对彩妆的热爱,但现在看来,正是这种彩妆专卖的差异化定位造就了彩莎的核心竞争力。业精于专而荒于杂,彩妆销售需要更多的专业服务,而化妆品店的从业人员大多达不到这个要求,随着人们对彩妆消费的热潮来临,彩妆专卖的优势会更加明显。做精做细既是整个化妆品行业的大势所趋,也是顺应消费者的需求。
张晓峰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小很容易,美却不易。彩莎在选址和产品结构以及服务上都潜心摸索研究多年,力求将“小而美”做到极致。
从“大而全”到“小而美”,大店有其存在的价值,小店亦不可或缺。从整体经营战略上来看,大店关乎战略和形象定位,小店创造更实在的利润。大店与小店,互相依存,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