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代理区域?纠结!
成立于2005年的河南某化妆品公司,曾任过多个化妆品品牌的省代。2012年,其中一个品牌由省代调整为地区代理,放弃了南部三四个较远的区域,主做豫东、豫西和豫北地区的市场。
对于从省代向市代调整的趋势,总经理L向《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坦言:“厂商将任务分解到更多的人,追求的是精细化,但其实有时候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牵手新品牌的终端店需要一个缓冲期,有的品牌可能要两三年的时间,才会达到厂商想要的那种效果。一旦更换了代理商,将让客户产生纠结的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换代理商,终端店就得重新建立关系,这样的例子在行内已经屡见不鲜了。在厂商的代理商策略里,认为代理区域缩小了可以让代理商投入更多精力,把所负责的区域做精做细。然而,放弃了一些区域,整体业绩提升作用却不大。毕竟随着代理区域的调整,负责区域小了,服务团队人数亦会相应减少。
屈臣氏来了?挺好!
屈臣氏等大型连锁店下沉,会否对本就竞争激烈、增长乏力的当地化妆品专营店,造成更大的竞争危机?
L告诉记者,屈臣氏的出现反而会激发当地店铺老板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屈臣氏带来更好的商圈环境,当地专营店的销量相反而也有所提升。
屈臣氏在县级市场开店,必然会选择在重点商圈,会导致客流量增加。对化妆品店而言,客流量和成交量成了店里更加注重的因素。至于竞争和冲击,也并没有想象中的激烈。缘由也不难理解,因为各自的产品结构不一样:屈臣氏大部分利润来自内自有品牌;而当地专营店内,除了一些名品,更多的是国内二三线品牌。
屈臣氏等在县级市场的下沉,带来了市场消费力的膨胀。其实,对于县级老店而言,没有对手,市场终将会一片低迷;没有对手,你就抢不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占领乡镇店?走起!
河北保定一家成立了5年的化妆品公司,代理有水焦点、魔力鲜颜、艾霏莱婷等品牌。当记者问及其合作客户中在县级市场的占比有多少时,总经理R给出了个有意思的数字——98%!在这98%当中,又有75%左右都在乡镇市场!
“保定城市较小,和市区的家家乐化妆品连锁店9家店合作就差不多了,其余的都是在乡镇和县城。”R介绍道,保定有22个县城,1100万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乡镇,占了总人口的90%以上,所以大的消费潜力反而在县级和乡镇市场。
“如果和县市的A类店合作,大品牌还能赚钱,小品牌就只能亏钱。”R道出了他不愿和市里的店合作的原因。“像自然堂这种品牌,代理商就是不给店家做大型活动,店也还是会签任务。但是如果做我们的品牌,他们会说我们品牌不够大,要给他铺货,给他做活动,等等。”
对化妆品代理商而言,支出最高的是人员成本。在他看来,在乡镇店,哪怕一年给他回款3万还小有盈利,而县城A类店回款6万,可能还不赚钱。在保定的县乡市场做一场活动,乡镇店只要2个人就可以,最多3人,而县城店得派出6-8个人,成本非常高;而两个地方活动销售额相差却并不远。
如今,R在保定已经合作了100多家的乡镇店,状态可谓自得其乐。他相信,以后会有更多代理商将精力转向乡镇市场。当然,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乡镇市场的物流很难解决,给发货造成了一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