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其实见得不少。所以在很多大事小情上,包括企业做微信代运营,应该是不放弃,不着急。
伟人说过,天下事,从来急。什么《有淘宝卖家订单10%来自微信》,什么《80后微信卖烧烤年赚百万》,一个个利好让人心跳加速,两眼发红。微信俨然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创富平台。在这个高大上的平台上,只要听一堂微信培训课,或者请一家微信代运营,开发个营销模块,申请个自定义菜单,电商的好日子就会插上翅膀一样飞过来了!至于动不动就上万的听起来很高科技的所谓开发费用,用土豪们最喜欢的话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儿就不是事儿!”!可惜辩证法告诉我们,好日子如果能够插翅飞来,自然也能飞走,而且通常走比来还要快些。
不可否认,微信确实有非常大的市场价值。微信很火,这正是它会火起来的原因。微信是一种潮流,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同时也否定了它的价值。这几句很玄的话,是我每次面对客户时必讲的,我相信有几位老总认同了,证据就是他们放弃了看上去很美的营销方案,而把他们的公共号交给了我这个种百合的。
我的主业是做网站运营,对微信只不过知道点皮毛,但既然老总信任,我也就帮着给他们的公共号浇水上肥。没有调用第三方接口,管理后台是微信自带,零技术门槛。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内容导航、关键词应答、活动,简单明了。微信的内容走专业路线,有专注攻牙机的,有专注浴室垫的,专注美甲工具的,越是细分,越少人做,我越高兴。专注的去做一个公众账号,提供专业的内容,坚持天天写,坚持在固定的高峰时段发(每天早上8点或者晚上8点),时间久了,读者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每天不看就像缺少了点什么。通过数据分析,来判断客户是否喜欢看、愿不愿意转。因为微信的后台是看不到详细数据统计的,所以我是通过每篇文章最后的“阅读原文”,把流量引导到企业官网进行分析。
首月成绩:零投入,粉丝500。我不追求成千上万的粉丝量,这是B2C的玩法,不烧钱是不可能见到成效的。我也遇到过一位老总拿话大我,说某公司一个人就拉了上万粉丝,我说我的号只有一百人关注,但里面多数是腰缠万贯的老板,呵呵。粉丝只是一个数量,用户的价值才是微信营销的核心。微信有B2B的玩法,关键在于定位,只要定位好了,就知道客户群体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有什么爱好、需求。先让客户公司的高层甚至普通业务员关注公共号并且进行转发,然后找到客户群体出没的地方,拿日化行业,可以是360xh.com的博客和论坛,日化QQ群,又如我们熊姐组织的化妆品企业老总百人朋友圈等等,分享点他们喜欢的内容,引导他们加你微信号,然后,大功告成。
很多企业运营公众账号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老是要求电商部经理涨粉丝,做活动,做促销,发广告。我有一个做安利的朋友就是这样,每天起码不少于10条,最后我实在忍不了,直接拉黑。换了你,会不会这样做?
我认识一个老板命令员工每人要给企业号涨100个粉丝,但是我假装消费者粉了之后在公众号提出了问题,却完全当我是透明的。我马上取消关注。如果不用心,再先进的系统平台和客户软件也没有用。所以我希望老板们将心比心,如果非得让人免费推广微信的号,好不好给员工一些奖励?而且,要让自己的业务员看到,从微信推广中是可以实实在在的赢得客户的?
微信的玩法很多,目前大家都在探索,但从B2B的角度说,微信在营销方面的作用,绝对起不到微博的效果,因为微信是弱媒体。微信的传播意义则远不如微博。我就没看到过微信像微博在网上兴风作浪,也没看过那个企业用微信开发了很多顾客(除非企业把微信号打到央视的广告上,但那是钱烧的,跟微信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微信的本质,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工具,一个查询工具或者服务工具。
对有条件的企业,我建议除有专人负责运营外,至少要找一人负责客服。客服人员从招商加盟到发货、退换货,要能够提供一条龙服务,让客户安心、省心;要准确无误地称呼出客户的姓或名使客户立即感觉自己受到尊重;当客户发现次品或者冲货窜货之后,可以安抚客户和处理问题;公共号与私人号结合,定期查看客户记录,少点赞多评论,让客户知道你对她是相当关注的;给予一些改善的建议,增加其信心。这些都是老掉牙的常识,只不过因为换了高科技的新面孔,有些人就忽视了服务的真面目而已。我喜欢讲常识,如果有服务客户的常识,就不会老发各种不知所谓的段子内容了。
不放弃,不着急,不想一蹴而就,不以一方取胜。我们不要奢望微信让我们业绩爆发,但完全有能力、也应该通过微信把服务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