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高额的利润,日化行业吸引着大量资本蜂拥而入。正牌军在中国化妆品市场攻城略地之余,“杂牌军”也纷纷进驻,希冀分得一杯羹。
对此,业界指出,看似光鲜的化妆品市场,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任何其他行业,外行跨界化妆品想要有所成绩,还要经历一段荆棘之路,就整个大日化而言,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做跨界经营,在营销和品牌关联度上都存在风险。
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巨大利润商机吸引着化妆品巨头,乃至与化妆品完全不沾边的企业也开始对日化市场进行加速抢滩。
其实,外行跨界日化市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早在2011年,就有时尚饰品连锁商七色花、以卖衬衫起家的互联网快时尚品牌凡客诚品等陆续踏足化妆品领域,再之前还有李锦记、五粮液、太子奶等企业来跨界分食日化行业。
业界指出,众多的外行企业觊觎化妆品市场,利润率高、前景被看好是重要原因。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些外行在进入陌生的化妆品领域之后,表现又是否真如预期?早在2004年,五粮液合资组建普什互美日化有限公司,首期投资1亿元进军洗发水市场,并定下“2004年洗发水销售额过亿元,三五年后力争进入中国日化业前十强”的宏伟目标。时至今日,该注册公司早已注销,洗发水产品也早在两三年前就已不再生产,该目标也成为永远的口号。
“由于化妆品市场的品牌认知度高,以及行业门槛限制,“外行”的进入不会对现有的化妆品市场产生冲击,充其量只能作为企业庞大体系的补充。”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表示。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在涉及到消费者身体层面的化妆品领域,消费者已形成对不同品牌产品品质的固有思维,新的品牌要介入,就需要去做更多的市场普及工作。”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指出,由于外行大都是一些非优势企业推出的化妆品品牌知名度不高,要获得消费者信任还需要一定时间,未来这些非优势企业进军化妆品市场的发展前景还取决于其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服务和营销方式等众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