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逛逛街就能察觉到,在丝芙兰、莎莎、万宁、屈臣氏等专业化妆品店及家乐福、沃尔玛、华润万家等大卖场,面膜早已被当作单一品类陈列在显眼位置。而在地级县的化妆品专营店,面膜同样是作为中岛开架区的必备品类。面膜,一个小而美的品类,如今已聚集了200多个专业的面膜品牌同台竞技,诸如美即、容园美、魔力鲜颜、金寇、膜之恋、西藏红花、优魔优漾等等。细分面膜品类,传统分类有:补水、美白、祛痘、抗皱。但是,记者在跑市场过程中看到,在精品店、饰品店内存活诸多花俏的面膜。比如生理期面膜、孕期面膜、坐月子期面膜等等。
三福服饰店内最热销的面膜是生理期面膜。在三福服饰店内,开辟一定比例的中岛销售日化产品,经营有面膜、指甲美容品、身体护理品、美妆工具,走的是时尚、小众的小品类路线。生理期面膜终端有何表现?南京夫子庙三福店店员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肌肤进入生理期产生需求变化,护肤品或是面膜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生理期阶段特点,配合使用不同功效的护肤品或是面膜。一些前卫、时尚感强的女性朋友热衷生理期面膜。”
细分渠道、细分产品,一直是日化企业突围的重要战略。日化市场,面膜品牌竞争激烈,功能性面膜,尤其生理期、孕期,却成为一些新兴面膜品牌差异、出众的手段。南通有一日化店,店内经营有膜之恋、魔力鲜颜、天使羽翼、美即、容园美等多种品牌,店内中岛有两大面膜陈列架,包括盒装、片装。据店老板介绍,这些面膜品牌经营的差异不大,出于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店内上了多个品牌的面膜,品牌热销程度差异完全靠店内美导的动销。
从专业美容来看,面膜盯上生理期,看中的是小众群体,不足以成为日化专营店的普遍现象来谈,但是随着消费者消费的精致化、专业化,生理期面膜也成为面膜品牌抢占面膜市场的决战致胜的好手段。为何出现生理期面膜,除了品牌商功利的细分领域,是否存在护理的科学依据。据资料解释,女性生理周期因为荷尔蒙的改变会对皮肤造成油脂分泌失调、肌肤湿度减弱、免疫力下降、色素变深、抵抗紫外线的能力减低及影响骨胶原合成等情况,而不同问题需要定制解决。
记者跑市场的过程,面膜盯上生理期,宣传的是精致化护理的概念。贴心呵护、关爱女性等标语在包装上显得突兀。目前,面膜市场终端表现花俏。在终端市场竞争中,面膜是一个较容易出现“拉锯战”的品类。面膜以定位、包装、适用期、终端动销派送差异,进行激烈竞争。
关于“成本优势”,哈尔滨兰芝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一明认为,面膜一般定价在10元—20元期间,由于消费者更换频次高、返店率高、面膜的销量高成为店老板热衷的原因。在面膜终端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谁能掌握价格优势谁就拥有较大影响力。面膜配送、赠送有优势,则就能在终端获得高的销量。”
关于面膜的时尚度,江苏南通欣靓化妆品商行总经理胡伟民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目前他在筹划开化妆品店,定位是时尚店,不同于品类齐全的专营店,主打品类是彩妆、美妆工具、面膜等时尚品类,主要定位的消费者是16—30岁的年轻顾客。由于面膜包装形式花俏,贴片装的便捷,而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必然选择品类。
目前,但凡经营专营店,要打造点时尚与潮流感,面膜成为必然的选择的品类。面膜盯上生理期,面膜不仅关爱女性的皮肤,关心的是女性的健康,面膜未来怎么走,花俏的终端,或是迷途,或是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