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句“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颇让人回味。这不,全球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也要说说:“21世纪什么最贵?”
台上,是欧莱雅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CEO贝瀚青领衔的公司高层一字排开,型男靓女够养眼,作答也毫无禁忌。台下,上下两层能容纳1000人的报告厅被挤爆,就连走道都被或席地或站的学生填得满满当当。
前不久在浙江大学的一场校园招聘宣讲会,就以这样罕见的阵容和架势向我们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名校毕业生在当下就业季也同样“亚历山大”,二是一些强大的跨国公司在抢滩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吸引中国的优秀人才。
今年,欧莱雅要在中国区招聘近100位管理培训生。在很多高校毕业生担心面对经济下滑,知名企业会压缩用人指标时,欧莱雅的招聘规模让参加宣讲会的同学们兴奋。欧莱雅针对应届毕业生的管理培训生计划,是根据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招募,“简单说,我们不会因为没有职位,就放弃将一个优秀的人才引入公司,我们会想办法去创造这个职位。”贝瀚青说。
近两年,贝瀚青接触了许多90后毕业生,“中国年轻人的观念更新出奇地强。”所以招聘方式也顺应90后的个性有了转变。比如记者在招聘信息中发现,公司会要求通过简历筛选的应聘者提供一段视频来代替面试,还开发了一款在线游戏,游戏分财务、销售、研发等房间进行任务模拟,玩家获得的全球排名也能成为应聘时的有力砝码。这就像之前阿里巴巴也通过编程游戏来考验应聘者,让同学们觉得酷毙了。
一位负责校园招聘的HR说,大学生这些年知道世界500强之类跨国公司重视创新、个性,应聘时会有意识地强化:“不过,有同学在发应聘邮件时,一开头就喊‘亲’,我就纠结了,该怎么回他呢?也有同学发来的视频,直接跳起了《江南style》,但回答问题却草草了事。”所以在他看来,同学们在展示激情、创新力的同时,也要够踏实,这才是必备的素质。
去年有超过1.2万名应届毕业生通过网络向欧莱雅中国投递简历,只有不到90人获得管理培训生机会,今年依旧可以预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而这也是跨国大公司在受追捧的同时,普遍的竞争节奏。而且,这些培训生先要经过1年的轮岗培养,再重新定岗。而最开始,他们都要从柜台销售做起。
“21世纪什么最贵?”欧莱雅依然要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