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批精油品牌走出美容院、涉足日化线,精油才逐渐褪去身上的神秘面纱。然而精油转行日化线,却并没有抢占专业线那么顺畅。伊莲娇雪营销总监杨承浩曾在接受《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的精油市场虽然经过了十年左右的培育,“但大多数消费者对精油更多滴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层面,使用者仍然不多。”诺曼姿董事长全翔海也曾坦言,
虽然精油的效果非常好,但使用复杂、价格昂贵。作为品牌商更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把这样的好东西,让每一位爱美的女性在日常家庭护理中就能用到。”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精油在日化线遇冷?
与原液、药妆等同为日化入门级品类的精油,虽在市场接受程度与消费者接受意识上仍需时日,但却从不乏精油品类“专业户”。或许可以从他们的经验中,探寻些许精油的市场推广之道。
河南信阳红林日化总经理王红林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目前在他的店内单方和复方精油以及精油添加行产品都有,但相对起来复方精油所占的比重要大、销量要好。之所以这样,他解释道,红林日化采取的是前店后院形式,一年7、8万的精油进货中,大多数的销售都是在美容院中完成的。他分析,在他的店内,精油的销售主要是通过美容师的单独销售。“美容师每卖一瓶精油,都有不同的销售提成。”他给记者打了个比方:销售1000元的精油产品可以现场得到100的现金,并且该销售额计入当月业绩,“从各方面调动店员的业绩”。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王洪林认为,这与他们所采取的前点后院形式有关。他告诉记者,300元乃至上千元的精油产品,在他的店内都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很多老顾客每年都会来,因为我们有附加值。”他补充解释道,顾客只要在店内购买精油产品,就能够享受到美容师的专业护理。
泉州美丽多化妆品连锁机构总经理吴勇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精油虽然早期是在专业线,但在很多经济发到的地区,精油已不再单纯地局限于美容院。随着地方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油的认知度也会得到相应地提高。他告诉记者,在他的店内精油的价位一般都在100元以上,比较高端的比如玫瑰精油的单价就在500元以上,“我们感觉沿海这一块的消费者,并没有感觉精油的价位高。”他进一步说明,目前在他的店内,“同一个品牌中,单纯精油就能够占到40%—50%的销售份额。”在吴勇军看来,精油的功效比较多,各种香型的精油都有独到的效果。因此,要想提高精油的销量,“首先就要掌握这些效果,并加以针对性地向消费者推销。”同时,还要对不同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地销售:对精油有一定认识的人,店员应该先观察消费者需求,针对皮肤暗黄、色斑等问题进行针对性推荐;而对于没有接触过精油的顾客,则采取连带销售的策略。
另外,他还向记者分享了他的一个想法——采取独立设计和陈列,营造出精油的气氛。“首先陈列上要做的更像精油的文化,把精油的功效很好地体现出来;然后再现场点上香薰灯等,把这样一种氛围营造出来。让消费者通过眼睛看、鼻子闻已经触摸中产生对精油的明显感受。”不仅如此,他还总结道,目前消费者对精油产品的认识仍处在一个不断加深的阶段,而终端销售也应该相应地提高自身的认识度和重视度。用他的话来说,“认识够了就会意识到精油可以增加店销、增加连带销售率”。同时,“不懂精油的好处,就不会想着去提高精油的销售;不想着怎样去销售精油,就肯定销售不好。”
对于精油的市场推广,自然也不能用一个模子刻出来“依葫芦画瓢”。但只要能在借鉴当中有所收获,也将会是一种汲取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