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电商的冲击,传统零售的业绩与利润都在下滑,行业进入慢增长时代,传统零售正在自我迷失。不认清现状和转变思路怎么行?
专业连锁:面临巨大线上冲击,移动虚拟运营商带来新商机
对于专业连锁企业而言,品牌优势无疑是其的重要竞争力,像苏宁、国美、天音、爱施德、迪信通等,他们拥有多年的物流配送经验,并和厂家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但3C产品、大家电过于标准化,容易受电子商务冲击。实际情况是,京东、腾讯等网商冲击巨大。国美有出售意愿,苏宁的战略混乱,前景不容乐观。而苏宁和国美门店并购价值是其重要的资本价值。未来专业连锁的机会在于分享移动互联网红利。移动通信转零售业务是垄断行业,移动运营商引入民营企业,成为有终端渠道又有移动运营牌照的公司,协同效应大增。爱施德、天音或有可能在移动通信转售起死回生,并再创辉煌。
便利店:利用门店发展高毛利信息、广告业务
便利店嵌入社区,拥有稳定的客户。但增值服务(代收水电费、公交卡充值、还信用卡、代理火车票航空机票、彩票),网商开始进入,而且更有优势。虽然本身商品有一定毛利,但在租上涨、人工上涨过程中,仅能获微利。实际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并不太赚钱。代表企业包括7-11、全家、红旗连锁等。对于便利店而言,未来的机会在于城镇化过程中消费升级。有嵌入社区的优势,便利店可以做信息传递中枢,卖广告和信息业务,如彩票、招聘、房屋中介租赁信息。
品牌:品牌碎片化,面对完全竞争的新格局
对于品牌商而言,已有品牌的历史沉淀和过硬的质量可以使得其获得客户信赖、获得商品溢价能力。但品牌适用客户群有限,无法对价格敏感型的大众客户形成忠诚度。尤其是在网商模式下,品牌生存环境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竞争市场转化为完全竞争的市场,不同品牌商提供了大量非常类似的同质商品,让消费者有丰富的选择空间,以往的高价策略完全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李宁的品牌就是一味的坚持高价才产生危机,没有及时实行像优衣库、Zara等那样的平价策略。另一方面,品牌的生命周期在缩短。
对于一个品牌商而言,机会还是存在的。首先其可以分享城镇化、消费升级的红利。第二在网商模式下,品牌推广到消费者,不再只能通过进百货渠道,或自建门店的形式;网上开店的速度更快,面对的消费群体更广。第三培育一个品牌的时间在缩短,降低品牌商的进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