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其中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想不到这项规定,催生了新的跑腿商机。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代看望老人”后,共跳出136件宝贝,提供包括陪老人聊天、吃饭、做家务、过生日、送礼物等“亲情服务”,收费从10元到上千元不等。其中,掌柜“水瓶zs双鱼”在页面上以“动之以情,巧之以理”的手段推广他的“细致化的跑腿业务”——爸妈年龄大了买米、买油等重活,家里马桶坏了,厕所堵了……这些都能代办,从而衍生出新“24孝”行动标准。
目前,广州、重庆、济南、上海等地都出现了这类的卖家。代看望老人,到底是一种噱头,还是一种新商机?
新法催生“代看望老人”业务 基础价100元
卖家在淘宝网上晒出1元、10元、100元、300元不等的价格,但点击开发现,关于服务收费大都显示的基础价位是100元。“Imx313970024”掌柜的服务收费是这样说明的:
基础费:100元(包含服务:1-2人上门代看父母,将父母状况写入探望报告,陪同聊天,传递播放子女问候的照片视频给父母看,拍摄父母照片视频,让子女更为直观了解父母状况)其他费用:视详情另计(交通费、礼品代购、做家务等)
而“水瓶zs双鱼”也表示:1、宝贝价格并非最终的价格。请根据具体事情双方协商之后再定价。2、服务价=时间成本+商品成本+交通费用等。
“999csw”还详细分析,根据事情烦琐程度和时间长短收费,可分三类,比如:简单事物30-80元(根据耗时长短和距离计算);代办事务 100-200元;烦琐事情200—5000。
“老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个服务,相比其他跑腿业务,要付出更多时间精力,甚至感情,要让老人体会到心意。”“ygwcj1985”说。
另外一个嘉兴卖家“雨葶2702207”是在新法案出台后,才推出“代看望老人”业务的,她原本是卖童装的。她解释:“她的代看望服务内容丰富。比如,陪老人聊天,喜欢就长聊,不喜欢就短聊。还可以教老人学电脑,以后可以跟子女在线沟通。虽然是盈利性的,但也会付出真心。”
这项服务咨询的人不少,但成交的不多
卖家“ygwcj1985”的“代看望老人”业务推出一年多了,虽然有近600次的浏览量,但没做成过一单。
“一挂出去,第一天浏览量就有300多次,而且有很多人通过‘旺旺’来联系我,或者电话咨询我。”卖家“雨葶2702207”说。不过,目前她也还没有一单成交。
“可能一开始还无法接受和信任,这是时间问题,毕竟螃蟹不是一开始就有人敢尝的。”
老人反感:花钱让别人来看我,更难过
“常回家看看”摇身一变成“商品”,这种付费的“亲情”,老人能接受吗?
张老75岁,子女都在省外发展,老伴去世后,他就一个人生活。
“子女有子女的生活,压力也很大,如果付费让别人来看我,我心里会更难受。”他特别反感这种方式,“我不是他们的负担,只要逢年过节多回来看看,多打打电话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