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不开宝洁。宝洁撤走所有产品,我也完了。”商超说。在商超,记者看到洗发水陈列柜中,宝洁旗下的产品最抢眼。在护肤品类中,宝洁的Only、SK-Ⅱ等的专柜很大牌。为什么高高在上的商超会对宝洁如此臣服?我们且看宝洁的商超“权利”。
商超作为一个主要的市场终端销售渠道,是众多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通路,无论是国外品牌还是本土品牌,商超渠道成为众多企业最想抢占的甜味“蛋糕”。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来说,商超渠道长期以来作为快速消费品行业热门的终端渠道,日化企业只有不断快速占领这一渠道领域,才能更好的占领市场,品牌才能快速的打开市场。本土品牌怎么才能拥有宝洁的超商“权利”?或许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我离不开宝洁。宝洁撤走所有产品,我也完了。”商超说。在商超,记者看到洗发水陈列柜中,宝洁旗下的产品最抢眼。在护肤品类中,宝洁的Only、SK-Ⅱ等的专柜很大牌。为什么大腕地位的商超会对宝洁如此臣服?我们且看宝洁的商超“权利”。
商超作为一个主要的市场终端销售渠道,是众多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通路,无论是国外品牌还是本土品牌,商超渠道成为众多企业最想抢占的甜味“蛋糕”。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来说,商超渠道长期以来作为快速消费品行业热门的终端渠道,日化企业只有不断快速占领这一渠道领域,才能更好的占领市场,品牌才能快速的打开市场。本土品牌怎么才能拥有宝洁的商超“权利”?或许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进驻商超,内看的是实力,外看的是谈判,但实力对谈判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观点大家都很认同。所以,谈及宝洁商超“权利”,大家肯定会回答“宝洁有实力”。但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我们用“实力”这个词解释谈判双方的力量对比其实不够确切。举个例子来说,娃哈哈矿泉水,在销量上是全国老大,实力不可谓不强也,可是在超市里,你会时不时找不到哇哈哈矿泉水。商超表示,少了哇哈哈哈矿泉水,他还是能过。因为他还有像康师傅、乐百氏、雀巢等N种选择。所以我们能体会到谈判双方力量的对比其实是“谁更离不了谁”的问题。
谈判中有一个专业词汇即“权力”,可以定义为:一方掌握了另一方稀缺资源的多少。通俗点讲就是“谁对谁更有吸引力”、“谁更离不了谁”的问题。宝洁多年的精耕细作,旗下单单洗护品牌: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伊卡璐、舒肤佳等,在商超运作中,宝洁构建了许多自己的“权力”,使得在与超市谈判过程中有较好的地位,是值得很多本土企业借签学习的。比如:
1、 多年的培育,第一品牌的地位
宝洁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公司全球雇员超过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个数据,百度一下即可知道。
2、 细分市场,市场定位独特,吸引商家眼球
在中国的在洗发水领域,宝洁推行多品牌的差异化市场细分策略,其中海飞丝侧重去屑,潘婷侧重养护等,都有非常清晰的定位,同时建立了相当高的品牌忠诚度,在洗发水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3、高端大卖场渠道,构建渠道影响力
宝洁渠道的选择是很清晰有明确的,早期在大卖场的高端的渠道培育了渠道影响力。所涉及的卖场像家乐福、沃尔玛等多个零售系统,这样案例对想进入的新(系统)门店的买手都是很好的参照。后期,才开始慢慢下沉,扩大渠道。
4、选择卖场的销售区域,最显眼的方位
宝洁的洗发产品不是排在偏偏角落,而是在洗护品类区域最关键的方位。且与某一产品相对并列,而先出价格与促销上活动让利等方面的优势。
5、形象包装高要求,形成对买手新的诱因
宝洁的洗发产品,成为多家品牌商包装的模仿对象。护肤产品大多设有专柜,并且非常重视专柜形象的装修(饰),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
除此之外,宝洁旗下品类繁多,并且各个品类中都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体。无法抛开的龙头老大的地位,商超当然也会以礼相待,为了商超的形象与销量,商超自然要向宝洁伸出“橄榄枝”。绝大部分供应商在和商超打交道时都在抱怨零售买手的强势,买手牛气有大背景不假,但是我们有没有拿得出手的“权力”因素,才是决定我们谈判地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