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维模式里,煎饼是一个上不了"台面儿"的行当,然而有个人却把煎饼卖到了年收益500万的流水账,目前这家只有13个座位,营业面积只有十几平米的煎饼铺的估值已接近4000万人民币左右,这就是黄太吉。
这家煎饼铺的老板叫赫畅,典型的80后创业者。从22岁起他先后经历了百度、去哪儿、谷歌担任品牌与用户体验管理工作,26岁与英国传奇广告教父萨奇兄弟创办4A数字营销公司,28岁创建数字创意公司DIF。黄太吉是他的第三次创业。
据了解,在经历了几番跳槽之后,赫畅特别想自己做点事儿,但又苦于不知具体做些什么,就在此时,他认识了现在的黄太吉的老板娘,一个地道的天津姑娘,随后赫畅开始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天津之间。由于老婆是天津人,自己和老婆都喜欢吃煎饼,所以开始对做煎饼这件事产生了兴趣。两个人经过商量,决定做一家煎饼铺,但店铺形式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街头店,他希望能够颠覆煎饼之前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于是他决定把煎饼店开进北京的CBD。作为一个没有任何餐饮从业经验的人,为了保险起见,他特意选了一个周末作为第一天开业日子,他依稀记得开业当天大概卖了几百块钱。
随着大家的口口相传,没过多久生意就开始很快火了起来,每天中午排队吃煎饼的人已经不是门店内所能承载的,很多人为了能吃上这一口儿经常要排上近半个小时的队伍,这起初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赫畅已对这种门庭若市的场景司空见惯。
微博、微信、大众点评LBS,每一样黄太吉运用得都很溜。但并不是和其他一些小店那样开个微博打个广告而已。赫畅非常注重微博、微信营销的效果。黄太吉的微博上,美食粉丝们在上面进行频繁互动。最近,他还应邀参加厦门的微博营销大会并演讲。对于微博营销,赫畅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论是企业微博,还是其他社会化媒体形式,要想让大家参与话题讨论,首先内容一定不要只注重宣传产品,而要有话题性,这样话题才有附着性。而黄太吉,在话题的附着力上,下足了功夫。时不时抛出一些带有附着力的话题来,引发大家的讨论和围观,例如煎饼店开进CBD、老板开奔驰送煎饼、美女老板娘送餐、煎饼相对论公开课等,这已成为很多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除了话题要有依附性之外,更要为食客们提供方便分享的环境和氛围。很难想象在一个只有13个座位的煎饼铺里,还提供无线上网服务,之所以这么做,赫畅希望能为顾客建立一个"分享"的环境和氛围,让大家快速的在用餐时就把自己"用餐经验"快速分享出去,传递给自己的朋友。
还有就是积极地和粉丝回复互动。据赫畅称,从开业至今黄太吉共收到过约7万多条微博评论,老板赫畅把每一条微博的评论都会在第一时间逐一回复,他认为这么做的动机不仅仅是互动,更重要的是用心和顾客沟通,迅速、及时的回复更是诚意的一种体现。
除了微博、微信、大众点评等平台,主流媒体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渠道。据悉,正是通过北京电视台的"BTV美食地图节目",才让这家店让更多的吃客熟知,影响力社会化媒体扩散到全社会。对于黄太吉的营销,赫畅认为,往往看上去越不像营销的"营销",产生的效果反而会更好。
从2012年中旬开业至今,黄太吉不仅仅得到了众多食客们的拥趸,年收益达到了500万的流水账,更吸引了很多投资人的注意。据赫畅称,目前主动找上门来的风投包括经纬创投、创业工场等国内众多知名风投,估值已接近4000万人民币左右,每天打电话来寻求加盟的人更是前仆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