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化行业,商超是一个令人垂延的市场。在众多掘金商超代理商中,有一种人的身份广受关注,那就是曾经风光无限的包场商,李文杰就是其中的一员包场大将。十年前,在珠三角萌生的日化包场模式席卷了整个行业,嗅到了商机的李文杰也顺应潮流,擎起南风西进的大旗,在贵阳一带开始了自己的包场生涯。转眼间,十多年光阴已过,曾经的包场模式也从高峰回落,作为包场历史的亲历者,李文杰是怎么样看待这一另类的模式?现在的李文杰,是否还在从事包场事业?相信行业内的各方人士跟记者一样都很关心,近日,《洗涤化妆品周报》采访了李文杰本人,就其本人熟悉的包场模式及公司现状,进行了一番深入交谈。
包场虽然式微,但未来几年不会消失
谈起自己最熟悉的包场模式,李文杰向记者坦承,现在的包场不好做,包场模式已经走向衰落。“首先,竞争激烈,超市已经变得饱和了。就算是在不饱和的地方,你刚包下了一个场,说不定哪天附近就有一家大型连锁卖场进驻开业,你的场一下子就冷清了,这时候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那是不可能的。第二,成本的加大。不论是包场费用还是人员工资,都在逐年飙涨,让人难以承受。”李文杰向《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述说了个中的原因。李文杰还告诉记者,随着大型连锁卖场在西南地区的加速下沉,可供包场的卖场也越来越少。原有的小超市,在形势的压迫下,也在向乡镇转移,自己的包场生意现在也跟着走向了乡镇。“渠道下沉,市场的变化,让我也得付出更大的成本,以前只需要送货到县城的,现在必须要送到各个乡镇,物流费用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虽然说包场难做,但在西南一带,还是有不少的包场商仍在坚持,某些地方甚至还处于一种热火朝天的局面。“在贵阳,包场已经走过了初期无序的格局,在2008年的时候已经稳定了下来,现在大约有十几个包场商在做。而在成都,现在各包场商还在市中心争相圈地,处于混战的格局。”李文杰告诉记者,相比而言,包场模式虽然在珠三角一带走向了没落,但因为地区商业环境的不同,包场模式还有生存的空间。“要说包场模式还能走多久,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我觉得,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包场不会消失。”李文杰如是说。
由包场走向多元化经营之路
在通过包场成功掘金商超之后,目前李文杰旗下的洁达商贸也顺应市场变化,采用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开辟在KA连锁卖场单一供应商的业务,毕竟大型连锁商超是日化行业的一个主渠道,任何人不可能忽略这块市场,在大型商超不接受包场模式的现实下,走单一供应商模式是一种必然选择。李文杰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我公司现在有两个部门,一个做包场,一个做KA连锁单一供应业务,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向大型卖场供货的经销商角色。”经历过包场模式那种风险极大经营模式的锤炼,在涉足KA连锁单一供应业务的时候,就更为显得有条不紊。李文杰向记者分享了他的诀窍,“我现在要求公司的两大部门,互相学习,以包场模式经营单场,以单场模式经营包场,就是要让他们各自取长补短,达到千方百计做大份额的目的。”
李文杰还进一步向记者解释了他所说的“单场包场化,包场单场化”,具体而言,指的是在包场的营业点,虽然没有竞争对手,但要加强品牌的销售控制;而在非包场的单一供应商营业点,在竞争激烈、进场受控的情况下,要想办法多上品牌,做大份额。“总而言之,就是要以精细化的管理,多上单品多上人,还要加大促销力度,创造最大的销售额。”李文杰总结道。
开店或许是下一个目标
当问及未来的规划时,李文杰也非常坦承地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作为经销商,在日化行业的大趋势下,能做的就是时刻关注行业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从代理商的角度而言,当然是希望能拿到更多一线品牌甚至是国际著名品牌的代理权。“一个代理商,手上如果没有过硬的品牌代理资格,想转手别说卖不出几个钱,有没有人愿意接手都是个问题。但如果你手上有的是欧莱雅等等这些大牌的代理权,你要是想转手,也能卖个好价钱。”李文杰用直白的话讲述了代理商的共识。据了解,目前李文杰旗下洁达公司代理的品牌也不乏国内一线的大牌,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李文杰还跟某国内知名品牌在谈经销合作。由此可见,李文杰这一位从包场模式走出来的经销商,正逐步得到国内大品牌的更多关注。
近些年来,代理经销商的日子愈发艰难,不少的经销商都在谋划着今后的日子究竟该何去何从。当问及这一问题时,李文杰也很坦承地告诉记者,不论是包场还是单一KA供应商,现在费用越来越大,特别是超市中的各种费用,什么节庆费、条码费等等乱七八糟一大堆,国家职能部门对此也缺乏相应的监管制约,经销商又做不到抱团抵抗,在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超市业务真的是越来越难做。“未来的方向,我也在考虑自己开一个日化自选商场,自己开店总好过夹在中间。现在做超市,卖得再多,钱也不能第一时间拿到手,对方可以随便押你的款,资金流动不顺的风险很大。以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开店来得舒心呢。”李文杰在向记者吐糟超市的无理,也向记者表明了未来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