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上千万的贫困儿童,90%的山区学校没有阅览室、图书馆,甚至是一个图书角都是奢望。对于处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也许希望很遥远,但诺曼姿要缩短这个希望的距离,只要“22厘米”,也许就能为这些孩子带来希望,可能一本你不需要的书籍就能改变孩子的命运。
今年1月份起,诺曼姿携手海外教育基金会(OCEF),立人乡村图书馆,正式启动主题为“22厘米希望”大型公益活动。活动将在国内所有销售诺曼姿产品的网点中展开,在社会公众中募集适合孩子们学习和阅读的书籍,并将募集到的书籍捐赠给OCEF和立人乡村图书馆,惠及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
截至到记者发稿目前为止,诺曼姿公司已经单独捐赠7个图书馆,独立捐赠2993本新书,收到社会公众捐赠1393本书籍。
把爱延伸出去……
“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希望能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把爱美丽、爱健康、爱生活的品牌理念传递出去。通过在终端店设立‘爱心捐书站’的捐助活动,把会员、代理商、终端店共同组织起来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诺曼姿公司总经理刘小俐这样说。
诺曼姿自从确立了新的品牌定位“诺曼姿,爱你的精油护肤品”之后,将重点以打造品牌灵魂为目的进行营销和推广,在缔造美丽健康生活的同时,把品牌发展、社会责任
融合在一起,“22厘米希望”就是最好的例子。
“22厘米”代表了四层丰富的涵义:第一,22厘米它是一本书的长度;第二,它是一伸手就能触及到的距离。寓意着这对任何人来说都非常容易做到;第三,它是希望的距离。对于那些处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学生来说,希望不远也不近,也许他人的一次伸手,就可以带给他们希望,也许捐赠的某一本书就将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第四,改变:不仅要改变公益离普通人太遥远的观念,而且告诉大家,你在改变别人的同时,将会带给你心灵、生活的改变。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在每个人心中撒下爱的种子,让大家更懂得去关爱,更懂得热爱生活,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捐赠者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感。
刘小俐说,“‘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等社会事件影响了人们对公益组织的信任感,为了增加诚信度,我们决定采用捐书的形式,让市民的参与性更强,从‘爱心捐书站’获得的每一本书,我们都详细登记了捐助人的信息,并跟踪每一本书籍的去向,当书本到了学校、孩子手中后,我们会给捐助人寄感谢卡,详细列明书本捐到哪个省市、哪个学校,增加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来排除捐书人的疑虑。”
让“公益”更长寿
近年来,社会开始反思公益事件,从灾难性捐助向常态性公益的转变,从富人群体向普通大众的延伸,是一个转变。很多人认为,公益是纯道德的,不应沾染太多商业气息。刘小俐认为,这种想法阻碍了公益的长久发展,只有公益与商业的结合才能让公益走得更远,帮助更多的人,坚持下去。
“22厘米希望”公益活动,首先,提升终端店的美誉度,对比没有设立“爱心捐书站”的化妆品店,消费者肯定更认可有爱心的终端店,长久了更有利于生意的良性循环;其次,对品牌来说,提高了消费者的信赖感,得到消费者的垂青,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企业再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去,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让公益更“长寿”。
“活动过程中,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故事,有消费者特地去书店购买了50多本的新书捐给我们,有幼儿园发动孩子的家长给我们捐书,还有一些地区的教育部门与我们合作捐书,我们非常感动。”
刘小俐向《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透露,目前的进度,今年1月初活动启动,开始与公益组织合作。早期诺曼姿公司已经为OCEF捐赠了2993本新书给乡村小学图书馆,并帮助图书光改善设施,后续将陆续追加书本,已经有7所内地小学的图书馆以“诺曼姿”为命名。后来,通过社会募集又增加了1393本书籍,经过筛选已经送到乡村小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