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乐土
——下乡抑或回城,哪里才是我们的乐土?
冯正军
既然是经济全球一体化,既然跨国巨头无处不在,哪里才是我们的乐土?哪里还有我们的乐土?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悲观。但我的回答却很乐观。我认为乐土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现和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乐土。
对日化企业而言,只要能够打造自己的品牌,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的地方,都可以说是自己的乐土。不分农村还是城市。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派认为城市才是革命的重心,另一派认为农村才是革命的重心。此时,对中国革命来说,到底城市是乐土,还是农村是乐土呢?最后总结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农村或者城市,都有成为乐土的可能,所不同的是时间、地点和人物。
伟大领袖毛泽东说,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套用毛泽东的话,农村中有城市,城市中有农村。事实也是如此,广州就有好多处城中村。广州城中村的化妆品专营店目前也正属于红火阶段。当然乡村中也有城市,县级市场的高档百货商场,或者乡镇中的零售商场,一样也满是跨国巨头的产品。
我家乡农村的一个亲戚就告诉过我,她们买洗衣粉一般都是买立白和雕牌等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而从未听过的陌生产品,她说“估计很难卖”。虽说估计很难卖不等于一定很难卖,但是一个新品牌,如果不用心经营,我想必定会是“一定很难卖”的。立白和雕牌也是本土日化企业品牌,为什么他们能够狙击跨国巨头,走进千家万户?
据说立白董事长陈凯旋近年已经通过了EMBA的学习,并且公司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和管理。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推动企业往前走的一个关键。现在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了,企业不能总是原地踏步。同质的产品,共同的市场,相同的策略,几乎所有公司都在遵循同一套模式做市场。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抢一个饭碗,有一些还是重量级的对手,最后成功的一定不仅是它的产品有多好,而是它的品牌和文化有多强。这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乐土的有与无,还取决于企业自身意志的坚定与否。对于意志坚定者而言,一切都有可能成为乐土。而对不勇于坚持自己理想的企业,则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属于他们的乐土。因为任何一片乐土的造就,无不凝聚着企业为之奋斗的心血。而凡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的,必定会一事无成。对这些企业来说,当他们在甲地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想象有一个乙地会很容易,但事实是任何一个地方都同样充满了竞争。所以,我们要跨越的不仅是地域那些外在的因素,而是企业本身质素内部的问题。
另外,一个地方是否是自己的乐土,还要看是否善于坚持自己。佰草集在进军香港市场的时候,一定会认为香港大市场是他们的乐土,谁知一到那里,市场销售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坚持自己独有的品牌风格,人云亦云,结果乐土也变成了悲土。相反,法国市场对佰草集而言,很可能就是悲土,但由于吸取了教训,改进了产品,坚持了自己,结果法国变成了他们的另一个乐土。
对中国日化企业来说,抛弃自己固有的思维,不拘泥于农村或者城市,也不拘泥于专卖店或者专营店等形式,只要勇于坚持自己的理念,踏踏实实地完善自己的企业,行销自己的产品,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成为乐土。
最后,有禅宗经论《六祖坛经》为示,以共享。经曰:“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