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2010中国日化市场焦点—国产风云
外人赞中国化妆品市场大 国货当自强
“我们有美国朋友,他们跟我们交流,说如果你真的去了美国的话,你会觉得中国市场真的很大,而且中国真的是富裕,你到处都能赚到钱。我都不相信,觉得很难做。其实钻研进来,你会觉得这当中真的很有潜力。可能是我自己比较喜欢化妆品吧,我现在自己在这个行业里面,我感觉是越做越有感觉,越做越有信心。”近日,广州欧露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小晴在接受《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国产化妆品依旧大有作为
章小晴在中国化妆品市场,拥有十余年的从业经历,她之前是做经销商,今年开始自己做品牌。“我们今年4月才开始全国招商的,与广东招商直通车展览有限公司合作,我们第一次参与的合肥站的招商就非常成功,我没感觉到我很吃力。现在一口气招了40来个客户,觉得太快了,现在是需要维护客户。在我的经营概念中,开发一个客户就要成功一个,也就是说要维护一个。下半年以维护为主。打造厂家对经销商的服务品牌。服务应该是第一的,售后也应该是第一的。”章小晴说。
一方面,2010年中国的日化市场要比往年的竞争更为激烈,这是事实。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日化市场每年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也是事实。一位地方经销商在接受《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采访时说,“在北方,日化专营店到处都是,北方的消费方式,认价格的比较多,并且他们的消费方式也都在转变,认为一个化妆品怎么样高科技也高不到哪里去,买什么牌子,买谁家生产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价格。只要产品有价格空间,店老板就愿意推销这个产品,产品就能卖出去。”
记者了解到,现在国产化妆品拼首批的现象比较严重,竞争门槛也是越来越低,但如何决胜市场,其实每家企业都有各自的招数。
章小晴则与记者分享了她们的经验,“我很明白代理商们要什么,在跟我谈判的时候,他们需要什么,这个我很清楚。我也知道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我们跟代理商合作就是要成为朋友。刚刚有代理商跟我们打电话,反映问题,我批评他,为什么老是跟我打电话,而不去市场上走走呢?你应该去拜访市场,你才能达到你的梦想,那我可以这样批评他,跟他去合作,他还很高兴。所以,目前对我来说,好像还没有什么阻挡,还比较顺利。”
国货当自强
“国产品牌,在不久的将来,我觉得最起码不说在国内会是怎么样子的,但是冲出国外的品牌也必定会越来越多。”章小晴说。
目前在化妆品方面,来自韩国和欧美的品牌,统治了消费潮流。那么国产品牌,长久以来已经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大都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太好的形象,让消费者会感觉到好像国产化妆品就是烂、低端的代名词。
记者了解到,目前化妆品行业届,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化妆品企业精英们,应该更有雄心壮志,争取多创国际名牌,要设法扭转或者说改变,国货化妆品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一位化妆品行业人士说。
对于国货当自强,章小晴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并且这个问题给我的感觉,也提醒了我,国内的品牌要做到国外去,提醒了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感觉。这个品牌,现在是只有佰草集,它是目前唯一能冲到国外去的品牌。唯一能冲出去的,国外能够接受到的。佰草集采用的是中草药,唯一的这样的一个品牌能冲出去的话,我觉得是非常的遗憾。我们这一批人可能也是新秀吧?希望尽量的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脱开来什么法国、韩国这一块。尽量的把国内的品牌,在这个过程当中努力,尽量努力希望有一天能够做到国外去。要让国外人士认识到我们中国的特色在哪里。”
期待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事实上,现在国外市场上,已经有欧美人士在利用中国概念,打造化妆品。比如有些完全是来自于中国中医技术的产品。那个产品完全与中国厂家无关,但是已经在欧美市场上,开始出现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完全是中国元素,中国概念。
有专家认为,化妆品行业在将来,必定也会像国内其它行业一样。比如说家电行业,最开始都是中国制造,生产的家电产品,零售价格也是比较低,后来家电行业才有打造自己品牌的企业,从加工制造转变为品牌制造,从中国制造开始转变为中国创造。比如彩电业,中国的家电企业很多都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也有中国的家电企业收购国外家电公司的现象。不过要实现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中国化妆品亟待加速品牌转型,从加工制造转型为品牌制造。
相关新闻
国产化妆品拼首批 竞争门槛越来越低
“现在的化妆品市场,以前是拼折扣、拼力度,现在是拼首批,你首批五千,我首批三千,门槛越来越低。”近日,广州尚朵化妆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高翔在接受《中国洗涤化妆品周报》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多数受访者均表示,相比于去年,今年的市场要比往年竞争更加激烈。而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国产化妆品都在主动降低竞争门槛。“降低竞争门槛,降低加盟门槛,折扣也比较多,产品本身已经很同质了,护肤品行业在中国,我觉得再有什么护肤品出来很难成功。产品已经过剩了。”高翔说。
对于国产化妆品产品同质化和趋于饱和的现象,一位河北的经销商如此形容,“目前,河北市场三线的品牌经销商拿货的不少,厂家做广告的也很多,但很多厂家做的只是招商广告,可能等他招商客户满了广告就会停了。拿货容易,但真正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很难,因为品牌很多。不是单一的,每天都会有几十家厂商在生产,每天也都会有几十家厂家在倒闭,牌子太多了,竞争也太激烈。”
对于国产化妆品市场现在都在努力拼首批的现象,凤凰生活彩妆总经理梁焕彬也对此深有感触,“大家都在拼首批,你几千,我几千,都可以拿货,竞争的模式比较简单。”据悉,品牌太多直接造成经营艰难。对国产化妆品而言,同时面对超市的高额费用,很多经营品牌的商家开始退出市场,不管是倒闭,或者资金链断了,行业加速洗牌。
而形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代理商表示,市场上的产品太多,人们选择的余地太多是主要原因。“拿河北保定市来说,可能生产一万瓶洗发水就能供人们用两个月的时间。可是市场上现在至少有5万瓶,供过于求。生产的厂家太多了,不管大大小小的厂家都要有一席之地,肯定不管有名还是无名的,总能走一部分货。”
竞争惨烈直接的结果表现,就是很多的超市渠道,国产品牌能坚持下来的为数不多。对于如此竞争的深远的结局,甚至有商家认为,每年出来的所有化妆品放到各个店里去都过剩了,大部分的工厂、商家在现在来讲,说实话日子都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