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60化妆品网记者了解,2016年11月,三越伊势丹与天猫国际达成独家战略合作,成为首家入驻天猫国际的日本百货公司。伊势丹海外旗舰店经营的产品大多为美妆个护类,以日系小众品牌为主,包括三越伊势丹、La CASTA、SHIRO、UKA、松山油脂、Loretta洛丽塔等十余个品牌,涵盖清洁、护肤、头皮护理、身体护理、香氛香水、家居日用等品类。
作为日本百货公司巨头,伊势丹在中国的扩张之路一直较为保守,且自从2008年其在华首店上海华亭伊势丹关门开始,似乎在国内市场就一路走向没落。
2020年开始,伊势丹母公司日本百货集团三越伊势丹经营也开始走下坡路。受新冠疫情影响,该公司从2019年第四季度出现亏损,也是8年以来首次亏损。2019年全年业绩亏损111.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6亿元)。而在2020年,该公司营业亏损209.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4亿元),销售额下降27.1%至81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80.6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伊势丹海外旗舰店所经营的日妆产品,也因为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里因外因走向失败。
首先是日本小众美妆在中国市场渐渐不受待见。小众美妆品牌的发展,一向十分坎坷。小众,就意味着不为最广大的消费者接受。而这些品牌小众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价格、风格以及品类的与众不同。中国化妆品市场,品牌多如牛毛,物美价廉的产品比比皆是,小众美妆品牌的竞争力其实十分微弱。
更何况还是日本小众美妆,对于日本品牌,大部分消费者眼中可能只有资生堂、SK2这些,小众美妆缺乏知名度与常年积累起来的市场口碑,很难被当下的年轻消费者接受。品牌需要更长远、更广泛的营销宣传。
其次是国产新锐美妆品牌的崛起,对这类日本小众美妆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国产新锐美妆品牌,价格低,质量硬,最主要的是产品风格理念与中国消费者相当之契合,这些都是日本小众美妆品牌难以实现的价值。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在中国化妆品市场,敌不过国产新锐美妆品牌的外资品牌都很难长期存活下去。
最后可能是跟日本核污染事件也有一定的影响,前段时间,日本核污染排海的事情引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愤恨,这个事件也自然而然地造成了连带影响,不少中国消费者都开始纷纷抵制日货。对于日本品牌,他们开始不信任,不接受,更何况是伊势丹海外旗舰店中经营的那些日本小众美妆品牌,更加难以让中国消费者认可。
渐渐力不从心的伊势丹海外旗舰店,也只能选择关店这条道路了。总而言之,近年来,日妆的危机可谓一直在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