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近日,360化妆品网记者发现,9月1日起,《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据悉,新规于2021年8月10日,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考虑到化妆品类商品保质期、流通环节消纳周期相对较长,为避免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以及产生新的浪费,国家专门为企业和市场设置了两年过渡期。
如今两年之期已到,化妆品过度包装终于要迎来法律管制!
据了解,新规对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等方面提出技术要求。首先,新规制定了包装空隙率限量要求及计算方法,所谓包装空隙率,是指商品包装内不必要的空间体积与商品销售包装体积的比率。根据规定,一瓶50毫升的化妆品,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40%;15毫升的化妆品,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60%。
事实上,国家早就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去制约这类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章第六十八条便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避免过度包装”、“国家鼓励和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包装和减量包装”。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调查也表示,每年包装废弃物总量约达1.5亿吨,其中70%以上属过度包装造成。
化妆品作为一种极其重视颜值的商品,对包装通常都下很大的功夫,尤其是一些美妆礼盒类,在包装上更加追求精美与高大上,很多时候都尽显浮夸。像上文列举出来的在此次抽检当中过度包装的产品,基本都是套装或者礼盒。
例如海蓝之谜经典呵宠套装,内仅含两件产品,总容量仅为75ml,然而其包装盒却几乎能装下一整箱牛奶!包装盒的大小,几乎是产品容量的4-5倍以上!海蓝之谜为了让这款礼盒显得更加大气,浪费了多少材料?
在颜值经济的促使下,精美而富有个性的包装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于是很多化妆品品牌便都把心思花在了创意包装上,用一些奢华、高档次,甚至奇异超俗的“过度包装”来提升产品的溢价能力。例如,一支原价100元的口红,在加上精致的包装之后,价格可能可以上升到160元。
利用美丽的外包装来吸引消费者并无过错,但如若是做得太过火,则容易遭受行业与市场的唾弃。就像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所说的,过度包装本质上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可能造成攀比等不良社会风气。
事实上,不少国际大牌也早就已经开始提倡环保的生产制造。例如欧莱雅、联合利华、宝洁等等美妆企业,便曾通过运用生物基塑料回收技术、环保材料替代方案、循环包装配送等等手段,去“减塑”,降低产品的环境污染。
每一个化妆品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