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先生一个月前出现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被交警带回派出所出现又哭又闹,说话语无伦次,后出现言行异常,疑人害,自言自语,无故哭泣,整夜不睡觉,行为紊乱,表现为乱发红包给朋友及不熟悉的人,家人未引起重视,未就诊。病情变得严重后,其家人带着邓先生前往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并住院治疗,出院后病情复发,家人遂又将其送至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治疗,治疗后家人对效果不满意,慕名来到重庆九五医院就诊,门诊以“急性应激障碍”收住院。
重庆九五精神科主任王文亮为其接诊,通过详细问诊,王主任发现邓先生情绪波动大,焦虑异常、整日疲惫不堪,无法深入正常交流,这样下去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为进一步确诊,王主任为其进行系统化综合检查,最终被确诊为“急性应激障碍”。
什么是“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类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表现为受到创伤后的人一再重复体验创伤经历,避开令其回忆起创伤经历的刺激,并且警觉性增高。但是,在定义上,急性应激障碍开始于创伤事件后4周内,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4周。该障碍患者具有下列独立的症状中的三项到四项:感觉麻木,感觉分离,或缺乏情感反应;对环境的知觉减弱(如茫然),感到事物不真实,感到其自己不真实以及对创伤的重要部分遗忘,急性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不详,据推测与创伤的严重性以及暴露于创伤的程度成正比。
车祸后出现这些状况,一定要引起警觉!
如果您经历车祸或目睹了车祸的惨象。
出现浑身发紧、茫然无措、歇斯底里,抑郁焦虑甚者惊恐等心理症状。
出现否认、身体麻木等症状,认为这一切都是假的、没有发生的,从而避免自己内心的焦虑或者悲伤。
这一类群体可能在短时间没有身体或心理症状,但却是亲友应重点关注的对象,往往在今后的某一个时间段能够触发个体的创伤记忆,导致出现抑郁、失眠等一系列适应障碍。
积极治疗
王文亮主任根据邓先生的病情,制定了“药物治疗+美国进口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仪(MECT)+心理治疗”综合治疗方案,多管齐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邓先生及家人的积极配合下,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住院治疗7天,情绪改善,睡眠好转,精神紧绷情况减轻,治疗十天后,邓先生被害妄想消失,情感反应与外部环境基本协调。

康复治疗
治疗一个22天后,邓先生被人害症状消失、睡眠改善,整个人也精神多了!患者及其家人对效果非常满意,主动要求出院。王主任通过专科检查,邓先生病情达到临床治愈,准予出院!
感谢

邓先生说,送锦旗是表示感谢,感谢王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关心及照顾,现在的他对生活充满激情,专注于当下的生活,每天心情愉快,阳光自信。
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

这份量表可以用来帮助你判断在经历重大的创伤事件后是否需要专业的帮助和治疗。扫描下面二维码进行专业的心理测试。(免费)

重庆九五医院-精神疾病医疗救助定点单位,是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医学科、心理咨询科、睡眠心理科、精神卫生科四大科室为特色的专科医保定点医院,创新性开展“心理CT云测评系统+心理疏导+康复治疗+愈后管理”整合新诊疗模式,对治疗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发送以下关键词获取更多信息
||>>>青少年:了解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相关信息
||>>>睡眠:了解失眠、多梦、早醒等相关信息
||>>>心身:了解心身健康及心理疾病等相关信息
||>>>抑郁:了解抑郁症及抑郁情绪等相关信息
||>>>焦虑:了解焦虑症及焦虑情绪等相关信息
||>>>康复:了解康复案例等相关信息
||>>>其他:了解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