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她并没有太在意,以为这是生孩子的正常现象,恢复一段时间就会好。之后确实症状有所缓解,她也就没多想,更不必说去医院就诊了。
她想不明白的是,三年前的“漏尿”症状,为何到现在又会出现?剖宫产按理说对盆底伤害较轻,为何还会尿失禁?
盆底肌是什么?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你得了解盆底肌。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床”,支撑着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从而维持它们的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盆底肌属于深层肌肉,我们对它的感知相对模糊。盆底肌围绕在尿道、阴道和直肠的周围,固定这些脏器并保证其功能。
? 如何判断自己的盆底肌弹性?
你可以在排尿排一半的时候,试试中途暂停,如果能很轻易、快速地做到止尿,就说明你的这部分肌肉弹性良好;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暂停时仍有尿液流出,则说明恢复不佳,这时就要注意做修复盆底肌的运动了,或者到医院做盆底肌康复治疗。
剖宫产可以避免盆底肌损伤?
很遗憾,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从怀孕到生产,这10个月时间里,随着胎儿的增大,子宫随之变大,重力也会不断增加。再加上羊水等的重力会压迫到盆底。这个压力会把子宫向下、向阴道的方向推。
长期自然就对盆底造成了慢性损伤,无论是自然的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都避免不了这种对盆底的损伤。(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年轻女性在生产后,发生尿失禁或子宫脱垂的原因之一。)
另外,产后盆底松弛处于逐渐恢复的阶段,盆底非常薄弱,如果不注意康复持续增加对盆底的压迫。例如,不正确使用“收腹带”;不注意保护盆底全蹲位干活;持续便秘;不正确的呼吸方式等,都会使盆底情况越来越严重。
这也是上述宝妈为何在3年后“漏尿”症状重现的原因。
抓住产后修复的“黄金期”
要抓住产后42天到产后3个月这段治疗的黄金期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产妇产后42天(恶露干净后)做盆底功能评估检查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产后发生盆底疾病的女性,能帮助她们早诊早治。这个时期细胞活性度高,自身修复能力比较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不能盲目做提肛运动
大家可能对提肛运动的动作要领存在误区。在做提肛运动时,腹肌、臀大肌、大腿内侧的肌肉是不能一起运动的。做提肛运动时外周肌肉要放松,只是盆底肌群在收缩,才能真正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动作不规范,会导致病情加重。这跟我们平时健身一样,要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去锻炼,才不会损伤肌肉。
孕期和分娩给盆底肌造成的伤害,多数是永久性的。亲爱的宝妈们,你们明白了吗?为了咱们的幸福生活,千万别把康复一拖再拖!
预约方式
添加下方客服微信号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