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出生时的低体重和出生后的体重增加与日后慢性病的发生相关,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等。2006年WHO营养执行委员会提出"从妊娠到出生后2岁是通过营养干预预防成年慢性病的机遇窗口期",即生命早期1000天,因此,慢性病的预防需提前到生命的开始。
北京弘和妇产医院产科专家解读孕期营养对胎儿发育的重要性。妊娠期的合理营养及配备原则:平衡是首要原则;保证膳食多样化;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及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合理烹调、少食多餐。
第一阶段:孕早期营养需要
妊娠早期(孕1~12周)是胚胎形成阶段,胎儿生长较慢,能量需要与孕前无太大区别,但是需保证充分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供给,建议饮食清淡、少量多餐、保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及叶酸的摄入,适当摄入蛋白质,戒烟酒。
第二阶段:孕中晚期营养需要
孕中期(13~27周)及孕晚期(28周~分娩)胎儿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母体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需要也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血容量增加、子宫及乳房增大,并且为产后泌乳開始储备能量及营养素,因此孕中后期饮食需注意:
1、摄入足够的能量,适当身体活动,维持体重合理增加,我国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孕中期每天增加300kcal热量、孕晚期每天增加450kcal热量。
2.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在原生理需要量基础上孕中期要求每天增加15g蛋白质、孕晚期增加30g蛋白质,以鱼、禽、蛋、瘦肉及奶类、豆类来源为主。
3.保证摄入充足的微量元素(钙、铁、碘)及维生素,孕中期开始孕妇血容量迅速增加及红细胞增加相对较慢,孕妇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且胎儿需储备出生后6个月的用铁量,建议孕中期开始增加铁的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包括动物血、肝脏、瘦肉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铁剂,铁剂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食能促进铁的吸收,另外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主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效果较差。适当增加杂粮、牛奶、新鲜蔬菜水果及动物肝脏、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孕中晚期钙需要量增加,必要时可每日口服钙剂300~600mg。
4.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孕20周起胎儿大脑发育增快,脑细胞分裂速度加快、且胎儿视网膜开始发育,摄入充足的DHA可促进脑细胞的增长和视网膜的发育。水产品(鱼、海藻)的DHA含量较丰富,建议每周食用2~3次,每次约100~150g,亚麻油、菜子油、山茶油等含有丰富的亚麻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DHA。
戒烟酒、少吃刺激性食物。以上就是北京弘和妇产医院产科专家解读孕期营养对胎儿发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详细的提了下孕期营养的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