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化一直是美妆行业永恒的主题:请越来越年轻的鲜肉代言人;包装风格开始走小清新路线、走性冷淡路线;玩起千奇百怪的概念来也是越来越熟练。但凡有点什么动静取得的效果还不错,品牌们就一拥而上。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当同质化变成常态、消费者早已疲软的时候,下一波营销风口在哪里?
或许前段时间肯德基和阴阳师的跨界应援可以给你点启发。
二次元,来了!
阴阳师是网易2016年试水“二次元”推出的一款手游,和风画作的设定以及贴近日本《阴阳师》原作风味的剧情,使得游戏中二次元的氛围十分浓烈,吸引到了一票热爱二次元的忠实玩家。
其实二次元的用法本身就始于日本,早期的日本动画、游戏作品都是以二维图像构成的,其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被称为是“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而与之相对的是“三次元”,即“我们所存在的这个次元”,也就是现实世界。
作为一款现象级游戏,《阴阳师》的日活跃人数曾一度超过1000万,对应的电影电视剧也被提上议程。而肯德基和阴阳师的线下活动也获得了巨大成功。原定随套餐赠送的闪卡不到一周就送完。同期,麦当劳也宣布和全职高手合作直面竞争。
二次元的影响力远不止此,上海地铁曾有一段时间将列车的车厢外侧贴满了《Love live!》里9名成员的画像,引得不少动漫迷争相“朝拜”,甚至有疯狂的粉丝直接当着地铁车厢跪了下去。这在当时引发了不少争论,大部分人无法想象,仅是因为地铁车厢外面贴了动漫的贴纸,就能引得粉丝下跪。
而早在2013年的时候,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便与日本虚拟人物Hatsune Miku初音未来担任主角的“The End”演唱会合作。于是在这场3D 全息投影技术的虚拟演唱会上,初音未来的学生制服装扮就变成了LV当时的春夏棋格装。
没错,衣服也是用3D投影出来的。
二次元,这是妖魔化?还是你已经out了?
品牌们怎么能错过?
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核心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5939万人,泛二次元的总用户数近2.19亿,覆盖62.9%的90后和00后,在当时预计2016年核心用户将达7008万人,总用户规模将达2.7亿人。
当二次元文化影响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时候,品牌自然不能落下。
除了时尚品牌之外,在美妆行业,也有不少品牌携手这些平面人物,并意图以此网罗一大票粉丝成为自己的产品受众。其中最受青睐的莫过于迪士尼的各种人物了。比如欧莱雅在去年和今年分别推出了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美女与野兽限量彩妆系列,还有MAC、Anna Sui、Sephora等也都与迪士尼有过不少亲密合作。
彩妆在追逐时尚热点这一块向来是紧跟潮流的,相比之下护肤品牌则要“保守”得多。不过去年,联合利华旗下品牌多芬在一场淘宝的直播秀当中就和装扮成二次元里人物的姑娘们来了一场互动秀。
不同于与已有的卡通动漫人物形象合作的形式,日化行业当中,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即给品牌设计二次元人物形象。不少品牌都进行过这样的尝试,尽管它们内心OS:怎么样,我的动漫人物形象可不可爱?讨不讨喜?潮不潮流?但是不可否认,市场给绝大多数品牌的反应是,想通过自主开发的ip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难。
你根本不懂二次元
当以前仅收到小众喜欢的亚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当看漫画长大的90后、00后逐渐成为日化品牌的消费主力,当二次元也开始逐渐成为品牌们涉略的范围,年轻一带人却想跳出来:你根本不懂二次元!
对于主流审美认知而言,现在只要是动漫人物或者虚拟人物,就都可以被称之为“二次元”。但是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二次元虽然覆盖范围包括了动画、漫画、游戏、小说,但是因为其起源于日本,所以在讨论二次元文化的时候都不能离开日系的风格。
记者采访了一名所谓的二次元“死宅”,在她看来,那些号称携手二次元推出产品的品牌其实根本大多不懂二次元:“有的品牌把产品的包装换成了卡通风格就一直宣传二次元吧啦吧啦的,其实根本不是啊。”对她来说,那些企业转换包装的主要目的是吸引住那些充满了少女心的消费者们,并不是真正的二次元文化受众,顶多只能算泛二次元。
而尽管如此,对于品牌来说,只要这个IP足够优质,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消费者为此买单,实现品牌期望达到的预期目标,管你是日系韩系还是欧美系,能用上的IP就是好的二次元。
看着《最终幻想》里的雷霆(Lightning)穿着LV的服装挎着LV的箱包成功当上奢侈品代言人的时候,不得不说一句,二次元不是在爆发,就是在爆发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