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从省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了解到,为防范预付卡消费风险,目前,该协会正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会员中率先推行预付卡“备案制”管理。
预付卡销售逾九千亿
近年来,预付卡式消费作为新型交易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预付式消费一方面有利于商家提前回笼资金、锁定客户,另一方面也让消费者获得实惠,受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追捧。不过,消费纠纷案例屡见不鲜。
去年11月2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一些新的消费领域缺乏有效规制,预付卡消费领域问题突出。
报告指出,据统计,2014年国内多用途和单用途预付卡销售规模为9068.8亿元,有关部门估算,一半以上的份额已经人民银行批准或商务部备案,但仍有大量发卡行为未纳入监管。
报告分析称,预付卡消费是由消费者一次性支付费用,经营者分次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模式,存在一定风险。一是发行预付卡的企业量大面广,涉及资金较大,个别商家利用其变相融资、集资甚至诈骗;二是约定不明导致服务缩水。
我省8家集团完成预付卡备案
为了防范预付卡式消费引发的风险,目前,国内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已出招应对,上海、重庆、湖北等地政府有关部门全面推行预付款消费“备案制”监管。
根据相关规定,从事美容美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卡企业,必须到商务部门进行备案,规模以上发卡企业将20%~40%的预付卡预收资金交由银行存管,企业也可以使用担保预收资金的保证保险、银行保函等方式冲抵全部或部分存管资金。
近日,记者从省服务委了解到,我省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并符合相关规定的集团有8家完成预付卡备案制。但对于中小规模企业和商家的备案情况并无具体的统计数据。在省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会长程利国看来,从目前的情况看,设立发卡门槛,并建立预付消费卡备案制度可有效防范预付卡消费风险,一方面可以防止企业滥用预收资金,在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时,也能对受害的消费者提供资金赔偿。另一方面,对消费者而言,一旦发卡企业卷款走人,银行保管的资金将会发挥作用。
据其透露,协会准备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借鉴国内部分省市的先进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协会会员中率先推行“备案制”管理,进一步提升美发美容行业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