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底,资生堂开始进行一系列品牌革新,然而2015年以来中国区组织架构、薪酬体系的变革,让资生堂内外部引起动荡,社长鱼谷雅彦今年10月亲自赴华“稳军心”,并再次调整了中国高管。
自11月1日起,在资生堂集团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经营战略及海外工作经验的藤原宪太郎和平泽伸浩,调任中国担当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及副总经理一职,而两位正式接手中国工作不到一年的原资生堂中国高管将被调回日本。
2015年11月17日,新任总经理藤原宪太郎首次在亚太地区媒体面前公开亮相,并决定继续进行品牌革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资生堂中国的改革是必须推进的事,不会因为曾在中国出现不适应而停止,而会将之作为经验,加强沟通交流,继续推进营业体制的各方面改革来加强品牌力,以适应中国化妆品市场变化。”
藤原的革新都包含了什么内容?
藤原透露,从2016年1月开始,资生堂品牌将进行一场全面的品牌革新,其产品、广告视觉效果、模特、商店专柜、品牌标志以及其他方面的宣传设定了一系列的改革;任命国际知名的Ruba Abu-Nimah为其新一任创意总监;树立“共感”的品牌理念,希望自己能赢得更多年轻人的青睐。区分开原来资生堂公司的Logo,在资生堂品牌Logo上“SHISEIDO”下加上“GINZA TOKYO”来赋予品牌新的故事(资生堂创始于东京银座).
此外,人才战略方面,藤原觉得:更了解中国市场情况的本地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能把资生堂品牌理念更好地传达给中国消费者,接下来,资生堂会对公司的人事培训、晋升、薪酬制度做一些调整,让人事制度变得更吸引人。
在电商方面,藤原表示,并不会把它与线下完全剥离开来,“加强在电商方面品牌和营销的同时,也会在线下做更多的努力,线上和线下可以双向沟通与联动起来。同时也会分析,明确每个品牌线上、线下如何定位、如何组合。‘双十一’,我们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来到中国前,鱼谷雅彦社长对我叮嘱和强调,中国市场对于资生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能够抓住并很好应对中国市场消费者的变化”,在未来其接棒主导的资生堂中国的继续改革过程中,他表示:也会涉及到各个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因为在改革过程中,资生堂要明确改革的目的、目标与方向,要传递资生堂公司的品牌价值,这些并不是资生堂单方面就能够做到的,需要获得合作伙伴、代理商、员工等理解和认可,才能将之传达给消费者。
解读:资生堂为什么要做出品牌革新?
“之前,资生堂确实是在推进营业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中国情况不相适应的状况。”藤原宪太郎向记者承认,“但是这正好也提供了更加宝贵的经验。中国市场现在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资生堂希望通过改革去适应这样的变化,因此改革对资生堂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必须要推进的事情。”
原因一:以前资生堂主要的竞争品牌都是欧美品牌,但近期韩国品牌和中国本土化妆品牌的势头非常猛。藤原也向记者讲道:“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发现,现在消费者需求也更加多样化,所以需要不同的品牌来满足,在这样的一个竞争环境中,要取得竞争的胜利,首先是要强化我们的品牌力。像以前一样,出一个新产品,带动整个业绩,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原因二:有数据显示,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增速由2011~2012年的11.8%下滑至2012~2013年的7.4%,直至2013~2014年的5.4%,这一温和增长期将快速消费品市场带入了一种新常态中。“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市场的整个规模是非常巨大的,资生堂有更多的机会点可以去创造和努力。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只有在清晰的认知和了解消费者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为今后如何去投资而做好战略准备。”藤原表示。
原因三:资生堂在中国遇到了两点挑战:其一,整个中国的市场环境在变;其二,怎么和中国消费者去结合。藤原表示:“应对现在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品牌所需要做的变革,希望能够组建新组织架构和组织体系去应对中国的市场。希望能够预测这一变化的趋势,赶在变化之前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产品、品牌。”
一年多以来,为了中国这块最具价值的市场,资生堂一直在尝试打破以往的保守形象。在这个节点,藤原的改革能够带来什么?我们且让时间做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