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此,继入股大众点评后,高举并购大旗的腾讯成功再下一城。
“通过此次与腾讯在移动端、流量、电商业务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我们将在互联网和移动端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提供更高品质、更快乐的网购体验,同时迅速扩大我们自营和交易平台业务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上的规模。”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强东表示。
只是,从好对手到好基友,为什么偏偏是腾讯?这场你情我愿的联姻将会产生怎样的协同效应?有舍有得,京东以及腾讯都为此付出了哪些代价又收获了什么?
为什么是腾讯?
有消息称,腾讯与京东这次强强联手的联姻是后者主动发起攻势的。“传是刘强东主动找马化腾的,他去了几次深圳了。”
如是说,为什么京东瞄上的是腾讯而不是百度?刘强东心里的如意算盘是怎么打的?虽然,知晓这些答案的莫过于刘强东本人,但我们也不妨来照例分析下:
首先,赶移动互联网的脚步,京东想要抱大腿,百度不是唯一的选择。
何以 这样说?
早在2011年中旬,刘强东曾亲自向媒体确认,李彦宏确实以个人身份投资了京东商城,比例少于1%。据悉,在京东那轮15亿美元的融资中,有高瓴资本、老虎基金、沃尔玛家族等六家基金,以及两个自然人投资者完成,领投的俄罗斯DST投资5亿美元,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规模在1亿美元到2亿美元之间。其中,百度李彦宏个人投资1亿美金,占京东股份1%。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友情相助”似乎并未促使两家公司达成更深层次且更时效的合作。
据了解,近些年来,京东和百度的合作仅仅停留在阿拉丁、凤巢等广告系统上,前者是新一代搜索引擎,是一个通用开放平台,它将接口开放给独特信息数据的拥有者,从而解决现有搜索引擎无法抓取和检索的暗网信息;后者则是在原来竞价排名平台基础上开发的新系统,它革新了过去重要的竞价排名,升级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亦成功地为客户和百度创造了超预期的价值。去年年初,作为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力的核心商业作品,无线凤巢上线。
通过百度地图守住移动入口,通过移动云真正掌控住用户,全资收购糯米网成为O2O战略的一环……可以看出,百度后来成立的移动云事业部和LBS(位置服务)事业部被寄予更多厚望,当市场格局已定,当BAT的其他成员正磨刀霍霍,迫切转型至移动互联网,对百度自身来说要势在必得却也争分夺秒。
此时此刻,京东想要抱住大腿,除了百度,腾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其次,收了易迅,多个朋友就少个敌人。
腾讯甩电商“包袱” 联手京东包抄阿里?
甩电商包袱
“腾讯入股京东的事情不管被包装得多么华丽,4000多名腾讯电商的员工将面临失业也是不争的事实。”微博上,论坛里,关于腾讯裁员的消息络绎不绝。
据悉,早在腾讯入股京东的消息被小道传开时,易迅、拍拍以及QQ网购部门等数千名腾讯员工已是人心惶惶,被动等消息还是主动面试新工作,每个人都在心里揣摩和犹豫着,更有消息称,易迅已经着手解散重组,部分离职员工获得了N+6的解约赔偿。而苏宁易购等多家企业更是很早就从南京派大批人力资源同事到上海易迅公司附近包宾馆准备挖角腾讯电商的人;招聘网站亦蠢蠢欲动,推出“腾讯电商童鞋专场”……
从2010年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到2012年5月斥资2亿人民币收购易迅100%股权,在黄金地段投放广告,花大手笔参与到激烈价格战的比拼中……前前后后努力了多年的腾讯最终还是决定彻底甩掉电商这个包袱了,易迅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此次交易中最大的“牺牲品”。
尽管,易迅价格低廉、快递服务好,尽管,易迅在上海的本地化做的不错,但面对已经净化到沉淀用户的阶段的京东,在全国物流布局尚未做好的情况下,或许,对它而言,这是一条新的出路。
“腾讯将电商业务打包给京东,表面上看是甩掉了最烧钱的包袱,但如此“断臂求生“可能让他丢掉了未来最有想象力的消费大数据。”有部分网友亦难免对这一决定表示惋惜。当当网CEO李国庆日前亦炮轰称,如果腾讯只是战略投资京东,等于培养竞争对手打自己,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把易讯并入京东,则会面临非常麻烦的整合问题。
对此,电商专家鲁振旺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腾讯不是甩包袱,是为微信支付寻找支付出口,少了一个小数据,多了一个大数据,强势不强势,在于是否能共赢,看两年微信能否打造成为吃喝玩乐+网购+支付的最大入口,成功了离了谁也没问题,还要看阿里的反击能力是否给力。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亦表示, 有人说腾讯放弃电商,放弃实物电商了,完全是错误的!所谓的放弃,是为了开放,为了更大的成就。去中心化大势所趋,天猫淘宝也逃不掉!就如我半年前说的,真正的持续性的小而美电商最终会诞生在微信,而非淘宝。模式决定的!
无论如何,站在腾讯的立场,可以甩掉拍拍、QQ网购这些包袱产品,使得电商项目成为不再被外界诟病的资产,同时还可以从京东上市套取资本市场的回报,这无疑是曲线实现了独立B2C(对抗阿里)的目的。
如果说曾被腾讯视作最犀利电商武器的易迅非但未能阻击京东,反而成了这场资本游戏的陪嫁,那么,在双方敲定拍板的那一刻,也一定牵动了站在对岸的另一方——阿里的那根敏感神经……
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大年三十晚上,京东商城发布即将赴美IPO的消息被看成是设定了特定偷袭对象的一个周密偷袭计划。

有分析指出,京东如果在和阿里上市竞赛中抢到头彩,抢先一步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将不仅有利于自身能争取到更高的估值,也会对阿里的上市进程造成干扰,进一步强化后者寻求上市的焦虑感。
此外,腾讯方面,身处2014关键之年,对于大数据和移动端的争夺,表面上看江湖一片风平浪静,但私底下早已是暗流涌动,BAT三大互联网巨头都在进行着巨大的变革,而阿里和腾讯更是在进行着类似的圈地运动,微信和来往、支付宝和财付通、大众点评和淘点点、手游开放平台……再加上此次腾讯牵手京东。“依靠微信平台和投资点评和京东,从而正式完成产业链的部署,双方携手将一起打到阿里大后方,通过进入三四线电商市场,以打到牵制阿里的目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据悉,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近日曾发信表示担心阿里会迷失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中。面对腾讯微信支付平台的攻城略地,腾讯和京东的战略资本层面的合作,若选择盲目扩张,可能会影响阿里数据王国的战略布局,若坐以待毙,则可能失去大局优势,总之,面对2014大小电商抱团取暖高唱融合的形势,阿里恐怕要更谨小慎微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