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京东要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估值。经过研究认为拿到微信的一个端口有助于提升估值。所以他就接受腾讯的投资,把腾讯的微信端口拿到了,腾讯为了脱手原来的电商负资产,就把包括拍拍、qq商城和易讯打包卖给了京东,换成14%的股权,也就是现在的市值大概六十亿美金。
京东获得的好处是它的估值从一百五十亿翻到三百亿。腾讯的好处是原来的负资产变成了优良资产,所以腾讯的股价迅速涨到六百多亿。他们在合并的时候,这个世上发生什么变化呢?其实是阿里得到了便宜,为什么呢?
腾讯注资京东,阿里捡了便宜
按理腾讯的拍拍对阿里的淘宝,qq商城和易讯对决的是天猫,然后支付宝对决财付通,每一个部门都有一个对决的地方。但是你会发现跟阿里巴巴对决的部门都是腾讯的二级部门,主要部门是他的广告和游戏,游戏大概占到七成收入,游戏部门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给这几个部门去进攻阿里。在一定程度牵制了淘宝,卖掉以后中间一定会有缓冲时间,没有人去产生阻力作用。
如果京东估值比较低,阿里巴巴也上不了市。但是阿里巴巴今年在11月11号之前一定要上市。当年退市的时候借了很多钱,借完了以后承诺是在今年还款,因为双十一是每年的最高点,所以一定要在11月11号之前抢到上市点。所以阿里整体是焦虑的,包括微信的红包带来的对支付宝的巨大冲击,大概用几亿美金,十个人研发的产品,就迅速抢占了大概千万级别的用户。
所以今年六月份之前其实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很焦虑,包括马云非常焦虑,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去打下一场战役。因为本身腾讯是上市公司,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和盈利,而阿里又没有一个很好的估值,他需要一个非常高的估值来承载他之前的欠款。
京东收购了腾讯电商部门以后,淘宝少了牵制,天猫也迅速地少了牵制,阿里就把天猫和淘宝的大部分兵力和资金调向了支付宝,导致支付宝疯狂地去进攻。这场战支付宝跟淘宝很显然已经夺回来了半壁江山可能还多一点。
巨变之后,三方回归主业
严格来讲阿里巴巴的上市得益于腾讯卖掉了他的拍拍。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分析一下腾讯为什么撤掉电商部门:第一电商部门全是亏损,没有提供稳定的盈利;第二拖累了游戏,吃掉了来自游戏的盈利,同时并没有体现出它的价值。
这次是一个成功的回归主业,就是把电商产业甩出去,然后回归到它原来的属于自己的主业。原来是通过QQ黏住所有的年轻人群,通过QQ的游戏去把年轻人的钱套现出来。微信就像qq,是免费的,但是微信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微信的游戏。原来QQ的人均年龄是偏小的,大概在十五岁到二十五岁,这个人群是没有钱去消费的。微信打开了向上的通道,三十五岁到四十五岁全都是不在乎钱的。像我以前玩微信游戏,每天充一百多进去,后来我跟人聊天的时候发现,有人打飞机每个月大概能花到一万五。
所以本质上来讲今年是三大巨头回归本业的一个过程。第一是阿里的广告公司,然后切入到金融,再进入物流公司这么一个转化过程。腾讯从原来的电商回归到游戏公司,一个以社交为载体的游戏公司。京东是做一个零售公司,以物流为中心的零售公司,是物流配送解决方案商。
渠道变化为品牌商带来哪些机会?
对于品牌来讲有什么机会呢?针对品牌是品牌国际化的机会。原来那些在中国做得好的品牌,如果这次要想下一次起来的话一定是货品标准化,当然起来的可能是个别品类,比如说电器类不一定起来,因为电器的标准就是电压是不一样的,你那个产品发过来可能不能使,但是比如包、衣服等是可以的。取决于你有没有研究好那个市场,比如说你要进入欧洲市场,有没有做欧版的衣服。
此外金融公司和基金公司、还有银行都有机会,但是这些行业不是一般人可以创业的。做小而美的品牌,专注有品质的人群,就类似于“大嘴猴”这样的企业将来会越走越好。从明年开始,凡是毛利率低于百分之四十的企业会全部阵亡,因为只有毛利足够多的时候能加到两倍到三倍的时候才能完成这次变革。所以那些什么十九块钱内衣包邮的将不复存在,一定是基于高品质人群做产品中心的、高客单价高毛利的品牌才能活下来。
O2O是传统企业改革的机会。比如说杰克琼斯服装销量很高的原因是他有很多店铺,很多店就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库存。最后的库存产生是可以通过O2O去解决的,比如说你喜欢的衣服在四川买不到,但是其他地方店铺有这个衣服的库存,那我支出点快递成本,就可以解决库存问题,把它变成盈利的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