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时间10月7日,美国化妆品集团科蒂(Coty)对外宣布就收购法国彩妆品牌妙巴黎(Bourjois)与香奈儿集团达成排他性谈判。
如果香奈儿接受科蒂的收购提案,将接收科蒂1500万股A类股(约科蒂4.2%股份),当前市值约2亿3910万(约合14.67亿人民币),香奈儿方面已表示同意进行进一步磋商。
香奈儿发言人米歇尔丽娜(Michael Rena)在昨日的声明中表示:“香奈儿想更细致地去了解这份提案,然后和科蒂进行有建设性的商谈。”
科蒂总裁,代理CEO 巴特·贝克特(BartBecht)就此表示:“我们很希望将妙巴黎作为一个领先的美容品牌收归到科蒂门下,同时我们也很欢迎香奈儿成为科蒂的股东。妙巴黎的加入将极大充实科蒂现有的彩妆品类,其在一些西欧国家中表现出的优良基因、质量以及领先的市场地位正是科蒂所寻求的。科蒂想要在日益发展壮大的彩妆品类中巩固领先地位,妙巴黎的加入无疑会为科蒂带来巨大的机遇。”
事实上,科蒂确实需要这样一个机遇:科蒂2014年6月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其彩妆销售下滑7%,仅有13.6亿美元,其香水品类也涨势缓慢,销售额只有25亿美元,增幅仅1%。
其现有的甲油品牌OPI和睫毛膏品牌Rimmel在与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巨头的竞争中生存状态并非十分理想。
创立于1862年的妙巴黎是法国第三大彩妆品牌,仅次于美宝莲和巴黎欧莱雅,其覆盖有全世界50多个国家、23000多个销售网点,其主营的眼影、睫毛膏、甲油产品无疑可以为科蒂较为“跛腿”的彩妆品类疗伤。
另一方面科蒂的股价也因此次收购出现一定程度回暖,今年9月底科蒂前任首席执行官Michele Scannavini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科蒂股价遭受重挫,下滑3%。
Michele Scannavini在任期间有数项收购宣布失败,而其离职后,科蒂迅速展开了对妙巴黎的收购,此消息发布后,科蒂昨日股价上涨2.26%,科蒂似乎出现了回暖征兆。
妙巴黎为科蒂带来回暖的同时,或许也成为了科蒂继续在中国市场找到存在感的一根稻草。
2009年妙巴黎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为百货和专营店双渠道并行。其中,百货渠道由上海颖通于2009年启动,专营店渠道则由广州贝姿莉负责,于2012年底进入中国市场。
而目前科蒂集团在华大众化妆品业务为代理销售模式,香港利丰集团负责在中国市场分销科蒂旗下阿迪达斯(个人护理用品及香水系列)、芮谜和花花公子(香水系列)三大关键品牌。
一旦妙巴黎被科蒂收购,其在中国市场的总代理权是否会发生变化,或转为利丰接手,目前尚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