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化妆品行业的高速成长及年轻一代的饰品情结,美妆工具从不起眼的小品类,慢慢焕发出活力,魅力初显现。终端零售店内,美妆工具呈现出多品种、多款式、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现状。然而,美妆工具仍会被冠以“鸡肋”的称号。如果硬要为美妆工具正名,将其视为“潜力股”,似乎连《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也略感底气不足。美妆工具究竟在市场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终端店又没有地位,受不受行业人士欢迎?
美妆工具终端经营积极性不高
常理来看,美妆工具在运作上没有太大的库存压力,产品保质时间长、利于资金盘活,而且货源的动销速度快,利于备货和管理等有利因素,应该成为终端的“香饽饽”才对,事实并非如此。有代理商及终端门店直言“根本就没打算经营美妆工具。”
苏州淑女美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少文表示:“现在没做美妆工具,因为我觉得美妆工具只是个补充品类,不好起量。但是为了丰富品类,也不介意做一下。大店里做美妆工具,适合做价位适中的品牌。精品店则适合便宜一些的。另外彩妆若销得好,则较有做美妆工具这个品类的必要。”
绵阳创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涛表示:做彩妆的代理商可能会关心美妆工具这个品类,彩妆销得好会带动美妆工具。同时他感叹道:美妆工具起不了量,在终端店顶多只是配角。另外,李涛还认为美妆工具市场份额太少,没什么诱惑力。
美妆工具终端销量难言理想
《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走访市场得知,专卖店美妆工具月销售额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多数在店内充当无形象、无人员推介的“陪衬”角色。
当前,美妆工具的主要竞争方式为价格与设计。消费者购买美妆工具多是通过赠品、化妆品连带销售及饰品店。消费者对于美妆工具的需求在于新、奇、特、全及品质保证。然而,市场上缺乏美妆工具一站式购物场所,美妆工具只是作为彩妆的附属品进行销售,在终端销售中表现为时好是坏,难下定论。
浓妆淡抹掌门人薛孝香表示:美妆工具在浓妆淡抹店的销售中所占份额为2%,这在他眼里,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浙江全雅化妆品连锁店总经理茅水华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美妆工具在其店内卖的一般。总的来说,美妆工具价位适中的比较好卖。全雅化妆品连锁店内品牌及流通的美妆工具都有,美妆工具在全雅化妆品店内只是个补充品类,暂时难有多大贡献。
山东恒美化妆品连锁店总经理孙锡财认为,美妆工具卖得好的店铺都是彩妆做得不错的。美妆工具是一个同彩妆发展关系极为紧密的一个品类,美妆工具与彩妆这两个品类的有机结合或将能有效提高美妆工具的销量。
美妆工具塑造品牌比较难
有相关调查显示,73%的国内消费者不会重复购买同一品牌的美妆工具。因为消费者根本记不住这些品牌的名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抵达消费者内心深处的美妆工具品牌。
据了解,美妆工具大约只占到整个日化市场5%的份额。市场蛋糕小、企业毛利低,导致做美妆工具的企业并不算多。
尽管《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在和业内人士聊天时,从业内人士口中听到了类似“国内美妆工具市场将会在3年以后出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刻。”这样激励人心的话,但是总的来看,美妆工具的未来还是不明朗的,还是颇让人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