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冰桶挑战是一场作秀炒作,从实际筹款结果与关注程度来看,这也是一场正能量的和积极的欢乐慈善秀。然而,既然是公益活动,就更多来看看公益效果,有争议,也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
冰桶挑战在短短几个星期之间红遍全球,但在国内仍然引起争议。有人质疑参与者作秀成分大于慈善,有人认为中国的“渐冻人”并未真正从中获益。其实任何一场公益活动在国内都难逃“作秀”的诘问,更何况冰桶挑战以前所未有的娱乐形式承载公益目的,以至于大部分人仍然愿意通过捐款这种传统的方式来表达爱心。
微博的统计显示,有近200位各领域的明星名人在微博上发布了完成冰桶挑战的视频,通过微博公益平台向瓷娃娃捐款的人数近4万,捐款700多万元。
虽然这些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今年一季度,但这和冰桶挑战在国外给ALS协会带来的捐款人数和捐款金额都无法同日而语。根据微博统计数据,相关话题共有45亿的阅读量、414万的讨论量,公益参与捐款数,跟这个话题热度数字比起来,颇有冰火两重天之感。
从7月29日至8月19日,“冰桶挑战”为ALS协会增加了453210名新的捐赠者,连同之前的捐赠者,一共为协会带来2290万美元的捐款,是去年同时间段190万美元的12倍。
也许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发展阶段。在国外,用娱乐的形式做慈善已经司空见惯。国内这种形式才刚刚兴起。冰桶挑战是中国首次通过社交平台声势浩大的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在娱乐程度上也突破了以往的公益活动。
正是有了这种突破性,笔者甚至认为,冰桶挑战在改变国人对公益慈善活动看法上的价值,并不亚于这场活动带给“渐冻人”的帮助。
首先是我们对待公益的态度。以往国内的公益慈善活动大多打的是苦情催泪牌,而此次冰桶挑战则是以快乐游戏的方式参与其中。
其次是我们参与公益的方式。什么是参与慈善公益?以往的认识是捐款了才是,没有捐款就没有话语权。而民众大多捐款之后就算完成了爱心,而很少想到捐款之外还能做什么。实际上,比捐款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与传播。瓷娃娃基金会发起人王奕鸥就曾对媒体表示,捐款不是最重要的,更希望社会大众能更了解罕见病。